复杂薄壁件熔模铸造误差流建模与稳健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00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熔模铸造(Investment Casting,IC)作为一种整体成型的重要方法,被广泛的使用在航空航天、国防、船舶、汽车等工业关键零部件,尤其是航空发动机机匣、涡轮叶片等核心构件的生产制造中。但随着各国此类工业的不断发展,关键零部件逐步向高精度、复杂化、薄壁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这给熔模铸造的精度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复杂薄壁件熔模铸造过程误差建模以及工艺稳健控制方法,能有效提高最终铸件的精度,对提高我国工业水平有重大意义。熔模铸造工序复杂、工艺参数众多,其主要过程包括了熔模制备、型壳制备和铸件浇注。这些主要过程还包含了更多的细分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最终铸件的尺寸精度产生影响。目前着眼于单阶段尺寸变形的研究,难以根据最初模具的尺寸及误差预测出最终铸件的尺寸及误差情况。因此,要综合考虑全过程各阶段对最终铸件精度的影响。误差流(Stream of Variation,SoV)方法,是在传统机械加工中,从误差产生的原因出发,考虑误差在不同工序中的传递与累积效应,并对这种效应采用数学解析的方式进行描述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简洁地描述长工序过程中误差的产生、传递和累积现象,从而方便工程人员对最终产品的尺寸质量提出控制方法。而熔模铸造也是一个长流程、多工序的过程,整个过程中也存在着误差的传递与累积现象,因此SoV方法值得借鉴。本文将误差流的方法引入到熔模铸造过程中,从各阶段尺寸误差产生的机理入手,结合各阶段的测试试验,分析了各阶段尺寸误差的多源异类误差源,确定了主要误差源并构建了主要误差源与尺寸误差之间的数学关系。对熔模铸造全过程的误差的传递与累积进行了数学描述,建立了全过程误差流模型。并结合熔模铸造过程多输入多输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熔模铸造误差流模型的稳健控制方法。最终将全过程误差流模型和稳健控制方法运用到复杂薄壁特征件的实际生产中,使最终铸件的精度由CT6提高到CT3。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1)多源异类误差源与尺寸误差影响关系的研究本文阐明了各阶段误差的形成机理,并结合各阶段测试试验,分析了各个阶段引起尺寸变形的多源异类误差源,并对这些因素中的主要随机因素进行了梳理,明确了熔模铸造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误差源包括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存放温度、存放时间、型壳厚度、脱蜡时间、焙烧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浇注温度等工艺参数的波动。最后,通过定义误差矢量、尺寸变化率,从尺寸变化率与误差源的定量关系出发进行推导,建立了多源异类误差源与尺寸误差之间的数学表达式,为熔模铸造全过程误差流建模奠定基础。(2)熔模铸造全过程误差流建模针对熔模铸造过程中误差传递和累积的现象,本文通过定义状态矢量、尺寸变化中心等,构建了全过程误差流建模的数学条件,然后对熔模铸造全过程中的误差传递与累积进行了数学推导,建立了全过程误差流模型,实现了熔模铸造过程误差的定量计算。最终将该方法运用于复杂薄壁特征件熔模铸造实例的尺寸精度预测中,铸件关键尺寸的波动预测值比实际值小0.2237mm,关键尺寸均值的预测值比实际均值只小0.0296mm,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基于熔模铸造全过程误差流模型的工艺稳健控制本文针对熔模铸造过程工序流程长、工艺参数繁多、各响应之间存在干涉的特点,研究了工艺参数在微小范围内波动时,零件几何尺寸的波动特性,提出了基于熔模铸造全过程误差流模型的工艺稳健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熔模铸造过程中误差贡献高的阶段与参数,并通过基于满意度函数的多响应极差稳健优化方法,权衡了各尺寸的稳健性,计算出整体最为稳健的压蜡和存放阶段的工艺参数,使得最终复杂薄壁特征件铸件最大外环直径和壁厚的波动分别减小了0.6mm和0.14mm,在较小优化规模的前提下实现了熔模铸造过程多响应的稳健优化。(4)熔模铸造误差流模型的应用与全过程尺寸变形规律的总结与分析基于全过程误差流模型,本文在参数波动方向可控的理想情况下,通过调整工艺参数设计水平及其波动方向,对最终铸件均值和波动进行了调整。然后结合计算机辅助方法,提出了基于全过程误差流模型的模具设计及修改方法,并就复杂薄壁特征件重新开模进行了全过程熔模铸造试验,最终铸件关键尺寸的均值与目标均值的差值小于0.55mm,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实际生产过程中模具的设计与修改提供了指导。最后,基于复杂薄壁件的熔模铸造试验,总结全过程尺寸变化规律,揭示了薄壁、变截面效应及不同阶段不同对象间的相互作用对尺寸变形的影响。本文针对复杂薄壁铸件熔模铸造过程中熔模制备、型壳制备、铸件浇注等主要阶段,通过变形机理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各阶段误差的产生以及全过程误差的传递与累积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建立了熔模铸造全过程误差流模型,使复杂薄壁铸件精度控制由定性分析向定量控制发展,并形成了基于全过程误差流模型的模具设计及修改方法和工艺稳健控制方法,为复杂薄壁铸件熔模铸造的精度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紫杉醇作为一种常用化疗药,用来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癌症,常会导致病人产生剂量依赖性的外周神经痛。治疗停止后一部分病人疼痛不消失,仍持续很长时间,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
概述了甲基苯基二氯硅烷的合成方法,着重介绍了以甲基苯基二氯硅烷为原料制备硅树脂、硅油、硅橡胶的方法,以及产品的种类、性能、主要用途。
【正】 于省吾先生在《考古》1964年3期发表《略论西周金文中六?和八?及其屯田制》一文,根据"六?"和"八?"设有"冢司土"等官,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初的军事屯田制"。我在《考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影像融合成为遥感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技术是将不同类型传感器获取的同一地区的影像数据进行几何校正、空间配准,
目的:在“互联网+”时代,以手机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媒介,实施哮喘行动计划,探讨互联网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评估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在5岁以下哮喘儿童门诊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05例5岁以下哮喘儿童。所有入组患儿的监护人通过手机加入哮喘行动计划平台进行干预。根据症状、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 C
为了分析藨草根系分泌物在芘-铅复合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作用及机理,检测了藨草正常生长及污染物胁迫下根系分泌物的组成;研究了藨草根系分泌物对芘和铅的解吸作用;探讨了藨
近年来,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lasma,CAP)在医学尤其是皮肤科中的应用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CAP可适用于皮肤伤口杀菌消毒、创伤愈合、组织
火针与临床应用火针古称针,《针灸大成》始称火针沿用至今,笔者于临床运用10余年,疗效确切,简介于下。1治疗方法针具分1~7号,1号针可针全身俞穴,2~3号针可治痈疽、瘰疬,4~6号平顶针用于点灸痣疣,7号
本文对《原强》一书中关于"体育"的论述作了分析,指出《原强》对现代体育在我国的开展起了倡导和促进的作用。
【正】 自《狗日的粮食》问世后,死亡——这令人类畏惧而困惑的幽灵就同青年作家刘恒手中之笔结下不解之缘,在他陆续发表的十几篇小说中,除了中篇小说《白涡》外,几乎篇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