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maom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性及其合并症的相关性。方法抽取98例类风湿患者及100例健康人静脉血各2mL,同时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标本提取DNA后应用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VEGF基因rs2010963(C/G)、rs833070(A/G)、rs3024994(C/T)、rs3025000(C/T)、rs3025010(C/T)、rs3025030(C/T)、rs3025035(C/T)、rs3025039(C/T)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析。同时将类风湿关节炎组按继发间质性肺炎(24例)、继发干燥综合征(17例)、伴抗CCP(+)(19例)和伴RF(+)(64例)分组,分别与类风湿关节炎组内其它病例进行分析;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组按发病年龄分层分析各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1.rs833070(x2=6.789,P=0.009)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rs3025010(x2=3.852,P=0.050)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rs833070(P=0.026)、rs3025030(P=0.012)、rs3025039(P=0.011)基因型分布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rs833070 GGvsAG+AA, (χ2=7.276, P=0.007); rs3025030 GGvsGC+CC (χ2=5.545, P=0.019), rs3025039 CCvsCT+TT(x2=5.545, P=0.019),于两组间分布均有显著差异。而其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分布无显著差异。由rs2010963和rs833070所组成的GA单体型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28)。2.将类风湿关节组按继发间质性肺炎、继发干燥综合征、伴抗CCP(+)和伴RF(+)分组,每组与类风湿组其它病例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差异。3.将类风湿组按发病年龄分为≤50岁,>50岁两组。各组病例数分别为58、40例。结果显示:各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VEGF基因与类风湿关节发病易患性相关,其中rs833070的A等位基因型、rs3025010的C等位基因,及由rs2010963和rs833070所组成的GA单体型可能增加了RA的易感性。而rs3025030 GG, rs3025039 CC基因型对RA患病可能具有保护作用。2. VEGF基因多态性对RA的伴发症状及发病年龄无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无风险套利定价理论,尝试对零息国债预发行交易的理论价格进行探讨。文章的结论是,零息国债预发行交易价格是一种以预发行交易合约的到期日的收益率为参照的远期债券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点之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是验证该定律的重要实验,但在新人教版教材中该实验的方案存在一些不足.对该实验经改进后,利用电
目的以磁共振成像提供的影像学资料为依据,评价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MRI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262例早产儿,全部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