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格非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历了百年中国现代化转型波澜壮阔的历史变幻后,知识分子的文学书写呈现出斑斓且庞杂的态势。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意识形态话语、人文知识分子话语、市民话语及后现代主义话语等多语鼎立、众声喧哗,知识分子叙事呈现出愈加复杂多元的叙事风貌。在作家格非的知识分子叙事中,不论是考究的句式,还是繁复的典故警句,都营造了浓郁的书卷气息,使格非的知识分子叙事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色。同时,作为一名常年受人文氛围浸润与学科专业训练的作家,格非将自身的生命体验和精神困惑灌注进小说人物中,以此展示人文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遭遇的精神危机和身份困惑。因此,对格非小说知识分子叙事的研究,不仅意在探讨格非小说文本形式层面的探索与不足,也试图呈现知识分子艰难的自我身份定位与捍卫精神立场的不懈努力。本文以格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研究对象,主要是通过文献分析和文本细读的方法,以知识分子及叙事概念界定、格非知识分子写作立场形成原因为基础,分析格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概括格非小说中知识分子面临的精神困境和出路,归纳格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策略,以此探究格非知识分子叙事在新时期以来复杂多元的知识分子叙事中的特色与价值。第一章是格非知识分子叙事源起,该章节立足于社会历史分析的视角,史论结合,把格非的知识分子叙事纳入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中,并结合格非的成长经历,从总体上勾勒出格非知识分子叙事的脉络。第二章是格非小说中知识分子迷失之貌,紧扣格非小说文本进行归纳,并结合特定历史时期进行阐述,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知识分子形象:传统儒学卫道士、失败的“立法者”、无效的“阐释者”。第三章是困境后的出路探寻,结合文本勘测到的知识分子精神困境,力图寻找到知识分子获得精神超越的途径。本章将通过“沉默”、从“社会乌托邦”到“审美乌托邦”、“出走”与“构筑精神原乡”、“回归本真的日常生活”这四个方面分析格非小说中知识分子如何摆脱精神迷惘与信仰迷失。第四章探讨格非的知识分子叙事策略。从先锋叙事、中国叙事传统的吸收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探寻叙事策略这一“有意味的形式”负载的丰富的文化意蕴。结语部分对格非知识分子叙事价值与局限进行探讨。格非的知识分子叙事有助于作家在“物欲横流”的现实思考超越之路,呼唤知识分子启蒙与人文关怀立场的复归,对当代知识分子叙事策略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同时,格非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也存在美中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格非知识分子叙事的表达效果。
其他文献
民俗语汇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地方人文风情的重要渠道。方言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以方言语汇与地域民俗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方言语汇以民俗人文属性。泰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南,隶属吉安市。作为南方典型的赣民和客家人杂居的地区,以及庐陵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泰和县具有鲜明的、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毋庸否认,方言民俗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以具体地点进行的调查研究还是很不够。本文将泰和地区的方言和民俗
学位
“离”“开”“去”都是“离开”义语义场中的重要成员,在历时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了丰富的语义,在共时层面显示出多功能性。文章在考察“离”“开”“去”各项语义的联系和多功能性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其语义演变的路径和模式,并从认知和语法化的角度探求其动因和机制。文章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系统考察了“离开”义动词“离、开、去”的研究现状,分析“离、开、去”的重点研究内容和方向。此外,
学位
遂川地处江西省西南边境,位于罗霄山脉南段东麓,新时器时代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历史十分悠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遂川形成了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本文以遂川赣方言民俗语汇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披阅等方式尽可能完备地收集遂川民俗语料,客观真实地反映遂川赣方言民俗事象,并从方言民俗语汇中探讨其所蕴涵的社会民俗文化,阐述其方言民俗语汇形成的内外动因,同时对其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方面作初
学位
“其”是汉语中非常重要且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从古至今演变出很多的用法。我们运用“汉字学三平面理论”对“其”字的形体、结构、职用进行全面考察和描写,希望能够对“其”有更清晰的认识。利用汉字形体学对“其”在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的字形进行整理,研究“其”的书写演变轨迹和演变规律,对“其”的书写特点、方法、字体类别和字形的讹变等进行分析讨论;利用汉字构形学对“其”字的构件类别、构形理据、组
学位
呂本中(1084-1145),初名大中,字居仁,北宋河南開封人。呂本中是江西詩派的代表詩人,他也以文章名世,其文集早佚,多數文章散佚或儘留存目。學界對此關注度不高,與呂本中文相關的研究較為零散。本文先對現存呂本中的文章進行校勘注釋,在文本分析理解的基礎上,結合北宋元祐末期的政治、文化和社會形勢,對呂本中其人其文進行探討。論文分引言和上下編三部分。引言,對呂本中的研究現狀進行綜述,發現目前對於呂本中
学位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虚拟品牌社区为企业和消费者、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了数字化双向交互的平台,同时在维持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各地不同疫情管控政策的压力之下,加速企业在关系营销中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虚拟品牌社区作为其中具有重要功效的具体手段,愈发给企业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企业通过发布资讯引导用户进行分享行为,提高用户分享行
学位
王维作为历史上少见的全才式文人,在诗歌、绘画等多种领域均有突出成就。今人基本将其身份界定为诗人,但在古代,文士们对王维的身份认知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本文立足于唐宋两代对王维身份认知的差异,对宋代诗坛与画坛对其身份的认知展开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对王维的诗歌、绘画作品在当世及后世的流传、编撰、保存情况进行梳理,切实整合这些身份认知研究的基础材料后,发现王维的绘画作品在宋代反而出现了题材扩大,总数激增的
学位
唐及五代是词体衍生发展的前期阶段,也是词史上的重要阶段。此前的中唐,词受诗的笼罩,体制特征不甚分明,至晚唐五代,词体离诗愈远,开始自具面目。词的体制面貌,可以落实在语体上。语体可从语体特征与语体风格两方面来看,语体特征一般由常用词汇、语句结构、修辞手段等要素显示。各语体特征的加合,可体现出语体风格。本文以语体特征为破译思路,选取与语体特征相关的词汇、语句结构及修辞三项要素,归纳出唐五代文人词的语体
学位
近年来,共享经济不断发展,慢慢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全球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推崇,共享经济产业应运而生。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社会交流、分享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调研发现知识技能共享平台还存在着大量潜在客户,并且现有的客户对购买知识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研究消费者对知识技能购买意愿的影响能够帮助知识技能共享平台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有购买知识技
学位
黄瑜,明代中期岭南地区的著名文人,广东香山人。今存诗49首(还有1首仅存目),以《双槐岁钞》而为人所知。黄瑜著述丰富,但后人对黄瑜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在全面搜集整理黄瑜史实的基础上,对其生平交游及著述等方面加以考论。论文除引言、结论、附录外,主要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以黄瑜史实考述为主,从黄瑜家世、同名同姓、生平、交游、著述五个方面,梳理黄瑜生平概况,力求还原黄瑜一生的真实面貌。同时,本章还着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