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测量学家的深入研究,项目反应理论已日趋成熟,其中以洛德、汉布尔顿的项目反应理论最具盛名。迄今为止,IRT还是有许多理论问题尚待解决。比如,人们容易把单维性假设等同于局部独立性假设,单维性假设并不满足实际测验中的要求,局部独立性假设为什么要加上“局部”两字?模型假设只是为了拟合测验得到的数据吗?IRT仅仅是一种经验化的理论吗?若不是,那它的理论基础又是什么?本文将会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杜文久于2014年出版了《高等项目反应理论》一书,该书以概率论为工具,对IRT的基本假设、反应模型的理论基础都作出了详细讨论,并对IRT中的许多定理、公式进行了论证。在《高等项目反应理论》中,杜提出了与洛德、汉布尔顿所不同的三条基本假设,因而得到不同的结论,主要表现在:(1)在保序假设之下,能力参数可以被定义,每一个被赋予数值的被试的能力参数具有不变性,被试在各测验项目上的百分位不变,即能力参数不变。但在洛德、汉布尔顿的IRT中能力参数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仅是一个描述潜在特质的术语,并没有量化;(2)包括二参数模型、三参数模型、二级评分模型和多级评分模型在内的所有项目反应模型,都可采用节点的方法演绎推理得到对应的概率分布函数,从而项目反应模型就拥有了理论基础。而在洛德、汉布尔顿的IRT中,所有的项目反应模型都只为拟合数据,缺乏理论基础;(3)当项目参数与能力参数都未知需要同时估计时,其能力参数估计值依概率收敛于真值。而洛德、汉布尔顿的项目反应理论不具这样的性质;(4)杜运用演绎的方式对IRT中的定理和公式作了推理论证,得出IRT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转向演绎化的道路。从总体来看,洛德、汉布尔顿的项目反应理论仍表现为经验化,缺乏一定的逻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