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功能主义理论中的目的论(Skopostheorie)分析了最早最完整的《聊斋》译本之一——英国人汉学家翟理斯的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目的论主张评价译文的标准不应局限于“等值”(equivalence)为核心的翻译观,而应该衡量译文是否对某个翻译目的“充分”(adequacy)。本文从文化的五个子系统(物质文化系统,社会文化系统,意识形态系统,艺术,语言系统)归类分析了翟氏译本中译例的翻译现象与翻译效果,并与其他《聊斋》译本作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研究作者得出结论,认为翟理斯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始终如一的受自己翻译目的的指导,因而翻译策略缺乏连贯性,没有很好的达到自己的翻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