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温抗氧化涂层膜系温度、应力场及烧蚀过程分析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增韧碳化硅(C/SiC)复合材料因自身低密度、高强度、优异的耐蚀性能和较佳的断裂韧性等特性被视为航天热构件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然而飞速发展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提出高性能指标的同时也带来了富氧环境下烧蚀等重要问题。超高温陶瓷(UHTC)涂层作为有效的表面改性手段之一,是能够进一步提高C/SiC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的理想材料。但是,由于影响烧蚀过程的因素众多,超高温抗氧化涂层体系仍缺乏完善的烧蚀数学模型和理论计算方法。因此本工作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和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超高温抗氧化涂层体系物理场分布及烧蚀过程开展模拟研究,这对涂层选择和体系设计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确定控制方程的基础上通过软件各物理场模块对建立的两种模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HfO2-ZrC-SiC-C/SiC模型体系相比HfC-SiC-C/SiC体系具有较佳的隔热能力以及较小的应力值分布,XY剪切应力云图发现前者涂层界面破坏倾向小。对HfO2-ZrC-SiC-C/SiC体系深入探究了其内部氧化性组分扩散规律并建立裂纹模型物理场,发现裂纹的出现会略微加速温度传导,也会引起较大的应力集中,超过无裂纹模型最大应力值200MPa,且裂纹会成为氧气扩散通道致使模型底部氧气浓度为无裂纹的6倍。对烧蚀过程的机理进一步分析,采用J积分方法建立相应模型计算了裂纹扩展判据应力强度因子的大小。基于质量、能量守恒和物性方程建立发动机喷管内燃气湍流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喷管基体和各涂层的线烧蚀速率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比较不同种类涂层的抗烧蚀性能及涂层间匹配性建立多元复合涂层体系,分析了体系烧蚀行为及烧蚀机理,对HfO2-ZrC-SiC-C/SiC四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线烧蚀速率进行了计算。得到结果及结论为:最大线烧蚀速率皆处于0.31.2μm*s-1之间,体现了Hf系、Zr系涂层优异的抗氧化烧蚀性能。HfO2具有良好的抗烧蚀性能和自身稳定性。相较其他体系,HfO2-ZrC-SiC-C/SiC体系喷管的喉部及扩散段线烧蚀率更低。体系在7 MPa下,分别在1700K、2100K、2500K、2900K计算了线烧蚀速率,最大线烧蚀速率区域沿气流方向产生了迁移,各温度梯度线烧蚀速率分别提高了174%、20.22%、18.04%。说明HfO2能够有效的降低喷管收敛段的烧蚀速率且适合作为复合涂层体系最外层封填层。温度升高明显加剧了化学反应烧蚀和机械剥蚀,高温度下机械剥蚀是烧蚀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管桩在软土地层中的承载能力,研发了一种带肋的预制管桩(异型预制桩)与固化土的复合桩基,该桩是基于增加桩身与桩周土的接触面,促使单桩的极限承载力得到提
患者女,51岁,因情绪波动出现头晕,心慌、胸闷、心前区痛、恶心,呕吐4小时入院。
上皮细胞构成了宿主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的生理屏障。细胞间连接,主要是紧密连接,将上皮细胞特殊的顶端和基底外侧膜位点分开,形成极化的上皮细胞,用于维持顶端-基底极性
在住宅中设立集中管井,既解决了三表出户,户外查表等问题,又为物业管理及管道提供了方便,通过对管道井设置部位的分析,提出了管道井的具体做法,认为在普通住宅楼中采用管道井,不失为
<正>中学英语使用新教材已经十多年了,对于新教材所用教学的研究颇多。现就通过自已的教学实践,谈谈课堂表演教学和五步教学两个方面的教学方法,以供同仁参考,以期抛砖引玉。
会议
住宅楼现浇板裂缝,大部分仅出现在浅表面且宽度极小,作为钢筋砼结构是容许带微小裂缝工作的,一般不会造成结构的危害,但作为商品住宅,如何避免楼板一般裂缝的出现,杜绝有害裂
堆肥是农牧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好氧堆肥的控制因素主要有搅拌、翻堆、曝气,其中曝气对好氧发酵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均产生影响,曝气的过高、过低都会对堆体内部发酵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传统的曝气控制方式是人工控制或设置固定时间段曝气。人工控制费时费力,定时曝气仅靠经验摸索,最终影响到发酵效果,因此对曝气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尤为重要。本文以不同的牲畜粪便和秸秆混合物为原料,对其好氧堆肥过程的不
通过对10个城市居住住宅的调查,指出住宅装修中灯光照明质量的主要问题,针对客厅在住宅中的地位及功能,论述了客厅照明设计的基本特点:艺术性、协调性、健康性、可持续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