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诠释学三原则视角下《自然的视镜》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翻译实践的原文是诺思洛普·弗莱于1965年出版的《自然的视镜》一书。在这本书中,弗莱集中论述了莎士比亚喜剧的结构性问题。作为20世纪文学领域重要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弗莱提出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于西方文学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弗莱对于莎士比亚喜剧的研究也是颇有见地。不同于其他体裁的翻译材料,此次翻译实践的原文涉及到对于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以及弗莱文学批评理论两个层面的理解,因此如何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译文是此次翻译实践的重点。《自然的视镜》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其内容是16世纪至17世纪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与传奇剧的发展历程,而译者处于21世纪的中国,这三者之间的时代和文化差异为此次翻译实践增加了难度。此外,此次翻译实践的原文为文学理论类文本,其中涉及许多文学背景知识,这无疑对译者形成了不小的挑战。伽达默尔对理解、意义以及读者与文本之间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效果历史”以及“视域融合”三个诠释原则,为此次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任何理解都是在历史中进行的,因此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历史性的。由于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差异,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误译现象。“理解的历史性”原则中涉及的“偏见”以及“时间间距”理论,为译者解决翻译中的误译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评价方法;“效果历史”原则认为,文本的真正意义和文本的理解者共同处于不断生成的动态的过程中,因此对于文本的理解仅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有效。这一原则启示译者要不断对译文进行修改,以得出更加符合原文思想的译文;而根据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原文本与目标读者之间的“视域融合”。本文主要采取了三种方法来实现“视域融合”。第一种方法是对原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识进行加注,第二种方法是制作关于莎士比亚作品的附录,第三种方法是引用权威译文。在伽达默尔诠释学三原则的指导下,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探讨了如何在传达原作风姿的同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对于文学理论类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pairwork的合理运用能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使教和学的关系更加和谐和优化“pairwork”,即:“对子活动”,也叫“伙伴活动”,是新教材的一个教学步骤。众
由南京市志办主办的《资治文集》第一期(2009年)于2009年12月18日出版。该刊是《南京年鉴》增刊,主要选编年度内全市各有关单位组织撰写的、关于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
本翻译实践报告针对《中国天文学史》中的经典章节进行英译,以例子分析的方法探究天文典籍翻译的最佳策略。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出现最早,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先进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大力促进了世界天文学的发展。但部分西方学者提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是延续了西方的天文学的发展成果,并且对中国古代的诸多天文成就予以否定。我国现存的天文典籍很多都没有英译本,这也是导致部分西方学者一叶障目的原因。基
国有特大型企业首钢总公司,承包14年,钢产量和经济效益连年突飞猛进,令人振奋。 首钢在全国八大钢厂中,从1978年的第八位(年产钢179万吨),跃居1992年的第二位(570万吨);今年
目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27例,所有骨
因微生物几乎能参加所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微生物群落的分布及其变化,有助于加深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本论文对珠江口水体中的细菌丰度
监控设备普及的同时,如何高效的利用从监控设备获取的视频资料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监控摄像头大多都处在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行人所处环境变化较大,而且行人重识别涉及跨摄像机的图像识别,由于摄像机自身硬件条件具有差异,从不同摄像机中获取的图像也具有不同的参数。鉴于存储空间有限,提取到的图片像素通常不高,难以在图像中获取清晰可辨的人脸,所以一般通过提取行人的整体外观特征来实现行人的重识别。在特征提取过程
【摘 要】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是彼此分离的。一线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科研则被认为是专家学者们的“专利”。一线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育科研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一线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
语言如何模仿才能学得既快又好呢?在现实教学中,以及就目前的与教学现状而言,能将内容创造与语言模仿紧密结合的外语练习目前仅有两种:一是与本族语者对话,一是读后续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