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从2004年开始对公司的控制关系在年报中进行披露,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权的相关问题,并做出了很多的研究分析。本文就是以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为研究的切入点,选取沪市所有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对公司由于控制权的不同而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来考察控制权变量对公司业绩水平的影响方式,进而寻求提高公司业绩水平的方法和对策。本文首先对论文涉及的理论基础,即公司治理的一些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然后分别对终极控制权和公司业绩的理论基础给予阐述,进而为我们进行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对股东终极控制权和公司业绩的相关联系实施了系统的分析,建立相关模型,并对股东终极控制权是如何影响公司业绩的问题通过控制权比率、股权分离度、控制层级和最终控制人性质四个角度进行论述,通过系统研究得到了以下五点结论:(1)公司的业绩水平和控制权比例是呈U型变化关系的;(2)公司的业绩水平与股权分离度呈反比例变化;(3)公司最终控制股东拥有的控制权和股权分离度之间成反比变化关系;(4)公司的业绩水平和控制权层级存在正相关关系;(5)如果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那么从总体上来说该公司的经营效率要比最终控股股东为国资委、地方政府和政府派出机构这些具有国有性质的公司要高。最后根据得出的这些结论分别从企业、投资者、作为终极控股股东的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和我国法律体系五个角度提出了五点对于改进控股股东终极控制权结构从而提高公司业绩的相关建议:(1)企业应该降低控股股东的股权偏离度,并选择多个大股东相对持股的方式;(2)投资者应该对公司控制权的相关情况以及控制权的变化趋势进行一定的关注,对公司终极控制股东的相关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然后结合考虑其他方面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最终决策;(3)政府部门应该设计出一套更为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4)政府和监管部门必须要求上市公司对公司控股股东和终极控制人等相关信息给予完整、准确、及时的披露,以确保利益相关者能够很好的把握住公司控制权方面的信息,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5)提高我们的法律制度,建立有效地保护中小股东和可行的法律制度是解决我国法律执行效率和法律赋予股东权利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