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村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了祖祖辈辈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土地,成了失地农民。由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制度缺陷,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现状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行政部门操作不规范等原因,致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许多权益受到损害,面临着生活、就业、养老、医疗等一系列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尤其是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让他们与城市市民一样享有比较全面的社会保障权利,分享城市化带来的成果,是当前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更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本文以城市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概念及特征为起点着手研究,简要地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以及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原则。在研究过程中,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失地农民的人口结构及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状况和内容,以及政府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中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经验和好方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概括地指出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存在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离老百姓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透明度不够,老百姓对医疗费用可以报销多少心中没数。在养老保险方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双低”基本养老保险并行,它们之间如何衔接和过渡,并融合为一个城乡一体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是今后新制度设计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就业方面存在失地农民就业愿望不强或就业要求过高等问题。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借鉴了国内外失地农民社会社会保障工作好的经验与方法,立足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和措施,试图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适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涵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援助、就业服务、居家养老等方面的比较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并提供一些可供借鉴、可操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