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壁画飞天形象是千年文化孕育的艺术结晶,汇集不同地域、宗教的文化内涵,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那些20世纪辉煌经典的动画中飞天形象得以成功的应用设计,虽然她们不是主要表现的对象,但是依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动画增添特色与价值。如今动画中飞天形象的身影寥若晨星,过往的辉煌难以再现。鉴于此,本文基于飞天形象的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涵,分别从动画的角色塑造、动律表现、乐舞表演、叙事构建四个层面,阐释飞天形象应用在动画设计中的方法。首先,根据两者共同拥有的虚幻特性,为飞天形象的动画设计提出可行性的依据,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是否能够擦出火花。其次,研究飞天形象与动画角色设计的关系,依据飞天形象独特的造型提出“飞天美学”概念,并结合飞天形象的精神内涵,分析如何塑造角色的外在形态与内心性格。再次,研究飞天形象的动态表现,通过对飞天形象动势语言的剖析,分析飞天形象在动画中飞动时帔帛、肢体的动律,并结合飞天的线描技法共同表现。继次,以经典的“反弹琵琶”舞姿为例,研究飞天乐舞这一艺术行为在动画中的表现方法,并分析飞天形象神游乐舞时手持的乐器、音乐“不鼓自鸣”的奇妙现象,以此阐明动画听觉语言的表现。最后,研究飞天形象与动画情节构建、叙事发展之间的关系,由于飞天形象神幻特质的局限性,所以通过分析动画案例,探讨以梦境为媒介构建飞天形象的叙事方法以及内在的隐喻作用。敦煌壁画飞天形象应用在动画设计中,要注重角色的塑造表现,在角色的基础上演绎动律、乐舞,构建飞天的叙事情节。这两种艺术形式的互相融合,对彼此都能产生价值与意义,既能丰富动画内容,也是飞天艺术的再生。千年文化承载灿烂文明,深度挖掘飞天形象的佛教精神,以此丰富动画内核,学习借鉴飞天形象的造型观念与乐舞动律,在敦煌飞天艺术中寻求现代动画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