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剧变,也带来了利益的分化和重组。在此基础上,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意义,调整并确立自己的价值坐标,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由单一到多样、由封闭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及至动摇,受到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多元新生价值观的挑战。本文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作为大的背景,紧扣集体主义在这一大背景下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本文通过对计划经济下集体主义的反思,论述了集体主义的现实涵义及其遇到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多元价值观的挑战。因为对它们的理解直接关系到集体主义原则本身的性质,关系到集体主义原则在道德实践中的生命力。在这一时期,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遭到怀疑,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而产生的新的价值观也对其提出了挑战,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并非完美无缺,它在计划经济时的理论失误动摇了人们的信念;另一方面,新生成的价值观也并非无可挑剔,因而出现了价值多元性的冲突,导致了人们价值追求上的困惑和徘徊。其次,本文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相容性。在这一部分,文章首先分析了市场中个体的主体地位的生成,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中个体与集体双向维度,进而深入解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集体主义的新特征,打破了关于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必然导致集权这两大认识误区。最后,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必要性: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的需要;是维护和促进社会整合的需要;还是坚持抵御伪个人主义思潮不良影响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实现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外机制:从外部来讲,通过建立合理的舆论引导机制、公正的社会奖惩机制、健全的社会教育机制和全面的政策调控机制来创造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得以实现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内部来讲,通过合理的认知接受机制和积极的道德制约机制,增强新集体主义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道德规范的制约和调控力度,使得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得以充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