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税收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对社会经济运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有效的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前提。我国转型期的实践说明,通过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研究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性迫切而必要。本文通过构建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模型,从一个较新的视角来扩展研究思路,对现行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进行了剖析,为今后税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将首先对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性进行基础性讨论,然后提出税收制度有效性判断标准,并试图构建一个税收制度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模型。从我国税收制度构成的实际出发,选择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以及税收征管等几个方面,研究它们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建议。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有效性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首先对制度和制度有效性进行基础性研究,得到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有效性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对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选择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提出主要的创新点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对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进行讨论。首先界定个人收入分配、收入公平分配以及税收制度等概念及内涵,然后分别从政府与市场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均衡角度对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对税收制度影响个人收入分配的机制进行探讨。第三章讨论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并试图构建税收制度有效性理论分析模型。税收制度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应包括四个部分:合理的制度目标、严密的制度装置、完善的实施机制以及与制度环境相契合。第四章从实证角度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税收负担分布进行考察,以此得到目前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弱有效性结论,并依据有效性模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第五章从实证角度对我国流转税影响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程度进行测算,我们将采用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使用公开数据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得到流转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上的有效性数据。然后对照有效性模型进行分析,找到存在问题并提出创新思路。第六章在对财产税影响个人收入分配的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居民财产分布情况和财产税实际征收情况,提出应加强财产税研究,尽快改革财产税制度,使其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调节居民财富分配的作用。第七章考察税收征管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把税收征管看做是税收制度的实施机制,税收征管的强弱会直接影响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使用统计数据对税收征管弱化所导致的偷税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了估算,得到目前我国税收征管弱化的结论,并提出相应对策。第八章对以上各章研究进行了综合,认为目前我国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性呈现弱有效性,应从修正制度目标、优化制度装置、完善税收征管、调整税制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提高其有效性。本文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税收制度有效性分析的框架模型,概括出该模型应包括四种关键要素:设定合理的制度目标、设计严密的制度装置、运行良好的实施机制和制度与制度环境相契合。制度环境就是模型所具有的约束条件,制度装置是为了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实施机制则是制度装置和制度目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其作用下,制度装置为完成制度目标而有效运行。以往对税收制度影响个人收入分配的研究往往只注重个人所得税,而本文则把流转税、财产税和税收征管也考虑在内。流转税作为我国税收制度中的重要税种,在税收收入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忽略它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所得到的结论将会是片面的和没有说服力的;财产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上具有自然的优越性,但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税收征管是最接近于实施机制的制度安排,其在税收制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征管的弱化将导致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弱有效性。本文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分析税收制度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性,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实证分析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薄弱之处,以往研究税收制度影响个人收入分配的文献,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论论述上,而对税收制度实际的有效性无法做出程度上的测算,这使得相关文献的论据显得较为苍白。本文在借鉴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税收制度的具体情况,运用相关数量分析工具,得到了一些税收制度影响个人收入分配的实证结论。为了对问题的分析更深刻、更准确,在现有概念无法满足研究的需要时,建立和使用新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如在分析政府与市场关系时,提出并区分了市场公平和社会公平,使对公平的分析有了自己的看法。再如在分析税收征管的有效性时,本文提出了纳税剩余(R)和纳税净剩余(NR)两个概念,并且把对偷逃税的“查处率”引入到分析中,进一步提高了对税收征管分析的质量。当然,本文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研究视野问题、数据计量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