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不断向前发展,理论界对于教育核心素养及模式的探索也在不断加深,取得极为多元的理论及实践成果。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受学科特点、考试制度及其它因素的影响,部分教育仍然选择传统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传统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取得较好的分值,但无法有效体现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寻求适合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是教育界急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经过大量的实践论证,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极为显著,它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较好的适应及推广。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基础,组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了地理核心素养与翻转课堂之间的联系。首先,对国内外理论文献进行阅读整理,界定地理核心素养及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内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作为本研究理论基础。其次,选择高一年级组2个班作为调研对象,两个班学习基础差异较小,对实验班以翻转课堂方式组织教学,对照班则以常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在于分析翻转课堂模式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及推动学习成绩稳定提升。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将地理核心素养融合其中,贯穿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与评价三环节中,并且对两个班进行两次测验,具体分为前测和后测成绩。再次,通过在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们的态度、认知及具体的培养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对照班及实验班对照成绩、调查结果及课堂评价结果等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成绩有良好的提升效果,而且在学生思维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上也有良好的促进效果。特别是在判断及逻辑思维能力上,将?解决问题?作为牵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探索交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因此,翻转课堂模式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较好的成效,并为后续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