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比较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由脑血管病、外伤、中毒和一些免疫性疾病所导致的脑损伤患者目前越来越多,大量的残疾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针对这些残疾的治疗手段有限,到了后期治疗效果更是越来越差。现在疾病的早期治疗主要是尽量减轻脑损害,后期主要是进行功能锻炼等康复医疗措施。对于脑功能的恢复机制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多数人认为是脑功能的重建,即由于神经系统可随环境的改变而发生适应性变化:皮质代表区会因为训练和运动技巧的获得而发生修饰,出现神经突起的发芽、新突触的形成、突触受体敏感性的调节、递质释放的变化、神经通路的重新组合以及一些潜在神经通路的开放,最终出现受损部位的功能由正常与之无关的其他部位来代替,即脑功能被重新代偿,表现为患者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1-8]。  如何促进这个康复进程呢?既然现在认为大脑损伤后具有巨大的发生重塑的潜质,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需要进一步认识重组所涉及的部位、以及他的发生、发展及影响因素、重组过程中有哪些代谢或蛋白的变化。为我们临床施加有力地干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或方向,最终使大脑的抗损伤及重塑得以更容易地进行、并向着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受损功能的方向发展。  目的:  首先通过神经示踪寻找神经康复过程中的一些脑功能变化区域,提高我们对脑梗死后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的认识,通过对这些脑区双向电泳,期望找出与脑功能变化相关的差异蛋白,筛选出与神经修复相关的一些蛋白,以达到通过干预这些蛋白来促进重组进程的目的。  方法:  本实验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脑梗死后的神经示踪研究;第二部分,脑梗死后的皮质蛋白组学研究;第三部分,脑梗死后的胼胝体蛋白组学研究。  主要方法及技术路线如下:  1.利用BDA在对照和梗死后的大鼠皮质和纹状体进行神经示踪,染色观察与梗死区相联系的脑区情况,找出脑功能变化区,结合文献确定下一步实验的取材部位。  2.参照本研究中脑梗死后的脑功能变化脑区,在模型动物上取相应区域的脑组织,样品经预处理,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将图象分析的差异蛋白质斑点脱色,酶切,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分析。所得数据在MSDB、NCBInr和Swissprot数据库检索、鉴定蛋白质。  结果:  1.神经示踪显示,脑梗死后与梗死区联系密切的功能变化脑区包括:脑梗死灶周边皮质、对侧镜像区皮质、双侧纹状体以及胼胝体,脑梗死后这些部位示踪剂显色增强、分布广泛。  2.与对照相比,梗死灶对侧和周边的皮质均有明显的差异蛋白表达,但是梗死灶周边的差异蛋白更多。  3.与对照相比,第5、15天组梗死灶周边差异蛋白大部分表达下调,左侧上调和下调的比例相差不大。  4.右侧大脑皮质差异蛋白有39个,成功鉴定13个,只有2个表达上调;左侧大脑差异点12个,但是均未能够成功鉴定。成功鉴定的蛋白主要涉及应激、神经生长、凋亡、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等功能。  5.胼胝体发现差异蛋白43个,成功鉴定19个,主要是一些中间丝蛋白、应激蛋白、信号转导、神经生长发育相关的蛋白和一些突触囊泡蛋白,这些蛋白大多数是表达增高的。  结论:  1.脑梗死后,与梗死区相关的部位有功能的变化,有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主要是梗死灶周边、健侧镜像区、胼胝体和皮质下结构。  2.梗死灶周边的差异蛋白量明显比健侧多,第5、15天组梗死灶周边差异蛋白表达多数下调。  3.胼胝体在梗死后出现明显的差异蛋白表达,主要是一些中间丝蛋白、应激蛋白、信号转导、神经生长发育相关的蛋白和一些突触囊泡蛋白。这些蛋白多数是表达上调。
其他文献
学位
为研究饱和状态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分布和扩散规律,先将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标准养护,然后将这批试件放置于充满NaCl溶液的氯盐槽内进行氯盐侵蚀试验,得出了氯盐侵
针对隧底围岩损伤的数值模拟,因采用理想状态下的弹塑性模型仅对强度参数进行折减,而循环荷载作用下围岩的累积损伤及隧底积水的反复冲刷作用均未考虑在内,使得计算结果与现
学位
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笔者长期的研究以“肿瘤侵袭转移”为主线,从转移的各个不同层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博士后在站期间主要研究成绩包括:①发现转录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学位
学位
目的对RCAS1蛋白和Survivin蛋白在宫颈癌和良性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并对二者在宫颈癌中表达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SP法对2008年1月—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