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C C期肝细胞癌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nil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BCLC C期肝细胞癌治疗模式多种多样,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BCLC C期肝细胞癌不同治疗模式及预后影响因素,以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01-2012.12在我院首诊111例BCLC C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单纯TACE组(n=29)、TACE+索拉非尼组(n=20)、TACE+消融组(n=21)、手术+TACE组(n=24)、手术+TACE+消融组(n=17)。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运用Log-Rank法检验。运用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BCLC C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因素。结果:单纯TACE组:中位生存期为16月,1、2、3年生存率为64.7%、22.7%、0%;TACE+索拉非尼组:中位生存期为12月,1、2、3年生存率为46.8%、23.2%、8.8%;TACE+消融组:中位生存期>36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46.4%、46.4%;手术+TACE组:中位生存期为21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7%、73.7%、59.0%。手术+TACE+消融组:中位生存期>19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1%、94.1%、80.9%。将各组进行两两比较,结果示:手术+TACE+消融组总生存期较单纯TACE组、TACE+索拉非尼组和手术+TACE组高,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ACE+消融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ACE+消融组总生存期较单纯TACE组、TACE+索拉非尼组高,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手术+TACE组和手术+TACE+消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TACE组总生存期较TACE+索拉非尼组高,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ACE+消融组、单纯TACE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TACE组总生存期与TACE+索拉非尼相比,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28)、肿瘤大体分型(P=0.041)、肝外转移(P=0.010)、肿瘤最大直径(P=0.008)、治疗模式(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肝外转移、治疗模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最大径、肝外转移、治疗模式是影响BCLC C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对于可手术切除的BCLC C期肝细胞癌患者,手术+TACE+消融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对于不能手术切除BCLC C期肝细胞癌患者,TACE+消融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TACE+索拉非尼治疗未能显著延长BCLC C期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来验证。
其他文献
2016年9月5日,光明日报和光明网的记者到衡水学院采访董子文化。衡水学院作为大儒董仲舒故里唯一的本科院校,秉持为地方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多年来承担起传
目的:探讨内耳前庭内淋巴体积测量在梅尼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经临床确诊的梅尼埃病患者经鼓膜穿刺双侧鼓室内注入钆喷酸葡胺稀释液,24h后行MRI扫描,对内耳前庭内淋巴
目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覆盖良好、血运丰富的开放性创面效果显著,但对于合并软组织缺损、血运差的骨外露创面疗效尚存争议,我们拟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负压封闭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