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经郄穴治疗痛症规律探讨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古代文献与近代文献中有关阳经郄穴的主治痛症及相关针灸处方配穴进行收集整理,以古代文献为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阳经郄穴应用于痛症治疗的文献数据库,总结出阳经郄穴的主治特点及探讨其主治痛症的规律,为今后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扩展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本论文主要研究为阳经郄穴主治痛症的规律,所以确定检索词为各阳经郄穴的名称,有些郄穴在古代有别名的,参照王得深主编的《中国针灸穴位通鉴》和程宝书主编的《新编针灸大辞典》来查取,例如温溜穴别名蛇头、逆注、池头、温留;梁丘穴别名跨骨、鹤顶;金门穴别名梁关、关梁;跗阳穴别名付阳;阳交穴别名别阳、足髎、足窌。将别名都在《中华医典》第六版的数据库中分别搜索,所得的数据才完整。现代的文献的检索方法为从中国知网上查询以郄穴为关键字,然后再分别以各阳郄穴名称为关键词,将所得的文献,用人工方式再提取出治疗痛症的文献做频次分析。检索2015年以前的历代中医书籍,全部从《中华医典》第六版光盘查取,其中涉及本课题的古医籍152部。另外查找中国知网2000-2015年期间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中的文章,其中涉及阳经郄穴的共计117篇,总结分析出阳经郄穴的主治特点及探讨其作用规律。结果:建立了可以查询阳经郄穴相关内容的文献综述,总结分析阳经郄穴在临床上主治痛症的规律以及探讨他做为止痛要穴的原理,提出其治疗痛症的规律或可以用经筋系统来解释。结论: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及分析研究,总结出阳经郄穴治疗痛症的规律是不但可以治疗肌肉关节痛,也可以治疗神经痛以及内脏器官的痛症;并且其止痛的系统可以通过经筋系统来解释,为以后阳郄穴应用于临床治疗痛症补充了文献依据,可以扩大郄穴的治疗范围及适应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颈部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随访,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镜下瘤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信息多样化的需求,加上各种新闻媒体的不断出现,新闻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工作者需要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新
对数控车床加工中遇见的架故障案例进行分析,对可能造成故障的各种因素进行总结,为同类型数控车床架故障的维修提供借鉴。
目的探讨茎乳孔和星状神经节同时注射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起病至就诊时间为120d内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数为第1组、双数为第2组),每组150例。第1组采用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在现阶段的重要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预算体系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性基金预算存在之现状,接着在中国特色财政理论体系中
0引言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需要进行快速准确地定位,为检修人员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便于快速恢复系统供电。传统的测距方法是基于阻抗原理,利用故障后的工频稳态模拟量进行测距
所谓计算机视觉,是希望利用科学技术实现能够类像人的视觉一般敏锐的、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去"看"、去理解这个世界的视觉效果。计算机视觉包括"看"人、"看"环境等内容,主要目的是帮助人做出更好的决策。在很多时候,我们希望AI能够去帮助人类做一些人类不希望做、做起来比较困难的事,比如农作物的病虫害的自动识别监测任务。
据估计,人类传染病的90%起始于黏膜表面,病原体通过黏膜入侵人体。黏膜是人体固有性免疫系统中很重要的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生理屏障,除了黏膜本身特性所形成的物理屏障外,黏膜的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抽象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传统的纯理论教学,使得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以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以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最
人们对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技术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CT问世之初。由于早期CT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低、计算机重建成像系统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