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斯·莱特诗歌论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迪斯·莱特(1915-2000)是澳大利亚多产诗人、评论家和短篇小说家,曾发表50余部著作。同时,她还是一位环境保护论的支持者,为土著人土地权呐喊助威的社会活动家。迄今为止,国内对莱特的研究还非常不足,相关资料匮乏。本文的初衷在于推动中国莱特研究的发展。文章的第一部分简要概述了莱特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成就。由于莱特在澳大利亚文坛和世界文坛上的煊赫地位,国外对其作品主题和创作风格的评论数不胜数。基于此,本部分将道明这篇论文的目标、必要性和预计达到的效果。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莱特对诗歌创作的基本主张。莱特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面对玄学,诗歌传统与革新、理性与想象、自为性与自发性以及机体论等问题。她往往采取综合折中的态度对待它们之间的矛盾。总体而言,她的文学主张倾向于传统,但是她显然受到极深的现代文学的影响。第三部分阐释莱特的现代主义思考。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观察莱特诗歌的现代特征。在创作中,莱特承担起哲学反思的责任,不断思考时间的意义以及跨越时间的方式。有时她会借助象征,表达不可言传的感受,从而进一步赋予诗歌一种能力——完成存在状态的能力。第四部分强调了莱特诗歌中的两大主题——爱与自然。莱特的爱情诗超越了情爱。她认为爱是生命的推动力,它应该是对整个人类和世界的“大爱”。此外,莱特也通过爱的主题流露出她颇具女性主义的思想。出于对世界的爱,莱特对人类共同的家园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她痛斥割裂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笔者有意独辟一章,探讨莱特的东方情结。第五部分通过对其诗歌的赏析,表明莱特的后期作品蕴涵了东方(主要是日本和中东)的哲理与人生观。这是在发现西方哲学无法治愈社会疾痼后,莱特向东方思想的一个重大转变。本文的结论是:莱特的诗歌主题广泛,涉及人生多个方面。正是由于她独到犀利的诗歌见解,她的诗歌“预见了任何事、每件事,甚至是世界”。莱特不仅属于澳大利亚,她更属于二十世纪整个世界。
其他文献
环境管理是通过运用政策、法规、规划和相关的制度、标准,对损害环境的各种活动施加影响,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的一种管理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
“荒诞”是现代审美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出现可以作为审美现代性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审美现代性理论首先重新确立了感性的地位,这样的转变使得“荒诞”具有了审美上的研究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日本女性作家的创作相当活跃,水准也相当之高,作品频频入选芥川、直木等纯文学奖项,以至于大江健三郎将女性作家团体视为开创日本“新小说”的主力军。大江
期刊
咖啡灌肠早有拥趸,但真正风靡则缘于某电视台收视率颇高的养生类节目的热情推介。在这个节目里,某专家称:每天用咖啡灌肠对人体的好处颇多,除了能杀死直肠中的坏菌外,还能降低胆固醇,有减肥作用,更神的是,这种方法据说能提高肝脏的解毒效率,提高免疫力。节目里,这位专家更是详细地介绍了咖啡灌肠的方法,简单地说,它与普通灌肠大同小异,不过运用的灌肠液是咖啡,而且必须是用有机咖啡磨出来的咖啡粉冲泡的咖啡。由于这种
期刊
本文以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巴赫金复调理论的相关论述,重点探讨作为第三代华裔作家的谭恩美作品中
介绍了我国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统一的防汛抗旱数据库、统一的防汛抗旱地图、统一的信息展示平台和统一的防汛抗旱业务应用系统四方面提
元散曲以它独特的变化灵动与朴拙浑厚为叠彩纷呈的中国诗歌史增加了一抹异彩,以其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获得空前的普及,进一步缩短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距离。它对爱情的描写与以往
世纪之初台湾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即是为数众多的外省第二代作家,敏于时代变迁,不约而同地以自己的父辈或自身家族史为蓝本进行创作,其中又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中晚生者的创作别
本刊2011年第2期《孩子血铅超标是否会变笨?》的稿件引起了众多家长的普遍关注,为了更透彻地了解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危害,本期我们邀请专家深入为您解疑——     4岁的童童比同龄孩子要矮小的多,他每天精力还特别旺盛。童童妈已好久没给童童剪指甲了,因为每次童童都自己咬掉了。出了怀宁县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后,童童妈很担心,带着童童去检查。结果童童血铅含量高达423微克/升。医生说,童童的一些症状可能都是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