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动力,并时常感到身心疲惫。由于中学教师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学生升学压力大,导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面临较大心理压力,由此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情况尤为严重。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而探究影响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升学率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研究的梳理和分析,基于L市现实情况,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为五类影响因素变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获取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基于五类影响因素变量,分别对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低自我成就感三个职业倦怠维度展开研究,以探究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L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确已存在,但从数据来看,尚处于可控范围内,其三维度部分指标已接近甚至超过临界值状态。在情绪衰竭维度上,社会期望因素、学校管理因素、工作负荷因素、学生因素和个人因素是影响情绪衰竭的重要因素,其中,社会期望因素、工作负荷因素、学生因素和个人因素与情绪衰竭呈正相关,而学校管理因素与情绪衰竭呈负相关;在去个性化维度上,社会期望因素、工作负荷因素、学校管理因素是影响去个性化的重要因素,其中,社会期望因素与去个性化呈正相关,学校管理因素和工作负荷因素与去个性化呈负相关;在低自我成就感维度上,社会期望因素、工作负荷因素、个人因素是影响低自我成就感的重要因素,其中,社会期望因素、工作负荷因素和个人因素与低自我成就感呈正相关。综上三维度,社会期望因素、工作负荷因素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有着显著的影响,学校管理因素、学生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影响因素在职业倦怠三维度上的表现不同。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个人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以期教师从自身努力提升自我,学校与社会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