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活性碳毡对Cr(VI)、Cu2+及诺氟沙星的电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在日益加剧,尤其是水体污染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水体中重金属和一些抗生素在自然界中很难被降解,而且可以通过生物链在人体富集,从而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本文选择活性碳毡作为电吸附材料,活性碳毡作为活性碳纤维加工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微孔孔径小而均匀,对于吸附小分子物质吸附速率快,吸附速度高,容易脱附,工业化活性碳毡在制备过程中会带入一些灰分物质,堵塞孔道,严重影响活性碳毡电极的导电性能及吸附效率,所以需要在使用前对活性碳毡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吸附性能。活性碳毡作为吸附材料多用在空气净化中,污水处理中应用较少,并且大多没有进行改性后活性碳毡表面结构与电吸附参数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采用20%HNO3对活性碳毡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后活性碳毡的表面结构和影响ACFF电吸附水中Cr(VI)、Cu2+和抗生素诺氟沙星的技术参数。  研究表明碳毡改性后,含氧官能团震动峰(1760 cm-1、3425 cm-1)明显增强,说明其表面引入了含氧酸性官能团,包括羧基、羟基和羰基,这些基团均是有效的吸附活性位点,能大大提升吸附剂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能力。通过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硝酸改性后的活性碳毡比表面积增大了32.2%,平均孔径提高了2.5%,微孔体积也增大了23.1%。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发现,改性前活性碳毡的表面微孔有被堵塞的现象,纵向沟槽不明显,表面不光滑;改性后的活性碳毡去除了活性碳毡表面得杂质,增加了微孔数量,纵向沟槽也明显增加,表面较为光滑。  用20%HNO3处理过的碳毡电吸附水中的Cr(VI)、Cu2+和抗生素诺氟沙星基本在15 h左右达到平衡。ACFF电极电吸附的最优工作条件为电压1.0 V,溶液pH为6-7左右,极板间距为10 mm。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于用来描述水中Cr(VI)、Cu2+和抗生素诺氟沙星在ACFF上的吸附过程,暗示了水中Cr(VI)、Cu2+和抗生素诺氟沙星在ACFF上的吸附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吸附过程。颗粒内扩散分析结果表明,整个过程,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吸附是由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进一步探究电吸附除盐过程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发现以20% HNO3为再生液,通过脱附再生效果最好;采用倒极的加电方式,经过多次吸附-再生循环后,ACFF电极的再生率维持在95%左右,电极具有良好的再生性,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电吸附除盐技术的应用成本,为该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在渭北旱源长武试验基点进行了3年冬小麦限量灌溉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冬小麦苗期生长、抗旱增产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特别大。底墒不足的干旱年 Field experiments on li
金银花为夏令清热解毒之良药,但1992年冬季继续走俏。目前金银花国内外需求日益剧增,除中药配方制剂使用外,金银花饮料也开始走向国内饮料 Honeysuckle summer heat detoxi
沙碱地土层较薄,养分含量低,有机质含量不足1.0%。其土体结构松散,耕性良好,漏水漏肥严重,春天有轻微的返碱现象,发“小苗”不发“老苗”。历年来,小麦亩产徘徊在200公斤左
摘 要:通过大学生获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途径和载体的实证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更关注日常生活和专业相关信息,对思想理论类信息关注度并不高,大学生获取思想理论信息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排在前两位的是网络和书籍。浏览信息和聊天交流是大学生中排在前两位的网上活动内容,大学生对网上的活动相对比较单向和被动,但很少浏览红色网站。大学生更倾向选择国际国内政策和专业书籍获取思想理论信息,在所有书籍
尿素供应不足一直是影响再生稻面积扩大、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从1988年开始对氯化铵用作再生稻促芽肥和发苗肥进行了试验和示范推广。氯化铵作促芽肥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实现了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由教师为主向学生研讨、由课堂讲授向课外延伸、由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教育技术的转变,但也存在表面化与浅层化、符号化与碎片化、呆板化与狭隘化、娱乐化与媚俗化等倾向。要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做好顶层设计,坚持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的发展相结合。
据对350家被采价单位反馈的数据监测分析,本期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整体弱势走低。其中,化纤总指数收盘于95.61点,下跌了0.02点;化纤面料价格指数收盘于96.31点,上涨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饮茶是人体摄入氟的主要途径之一。茶树是氟高富集植物,土壤氟形态是影响茶树吸收富集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从化学角度(动力学方法)、生物学角度(根箱培养法)分析根系分泌有机酸对茶园土壤氟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同时,采用基于动力学原理的DGT方法,探讨DGT预测土壤氟的有效性。本研究为阐明茶树根系分泌有机酸调控土壤氟有效性的微观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柠檬酸对茶
Fe 在地壳中含量丰富,通常以各种Fe(III)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厌氧条件下环境中的Fe(III)氧化物发生还原,并且这一过程主要是微生物介导的异化还原,即微生物以Fe(III)氧化物为
  众所周知,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之一就是它所带有的电荷可以影响土壤的电荷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即保肥供肥的能力,而影响的程度可能取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