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推进,我国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年龄小,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留守儿童面临着各种问题。其中引人注意的是社会关系认知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不同留守家庭类型对儿童的社会关系认知产生的影响。因此在定量分析部分,因变量为社会关系认知,自变量重点考察的是留守家庭类型:父母均未外出务工、母亲单独外出务工、父亲单独外出务工、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这四种类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在研究中发现,社会关系认知得分的状况来看,父母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最低,其次是母亲单独外出务工。远远低于非留守儿童得分。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第一,母亲单独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关系认知存在负相关性,减少母亲外出的机会对改善社会关系认知状况显然是有益的。第二,父母同时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认知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第三,家庭藏书数量、亲子互动、师生互动、儿童对未来的自信心有利于降低父母外出务工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出发,给与相应的建议。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同时给与女性就近就业搭建平台,鼓励妇女就近就业,在增加家庭收入的同时,兼顾到孩子的成长;孩子的父母应重视与孩子的亲子互动的质量,关注在家庭藏书等方面的投入。从学校这一角度,建构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不断提升社会支持。同时家长和老师们也要注重对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学会自立自强,促进积极的自我生成,抛弃消极的生活态度和偏执的自我概念,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