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英语正跻身为一种国际语言被广泛使用。作为“世界英语”变体中的一员,中国英语自1980年由葛传槼首次提出后,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力,并在国内外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英语,从广义上说,是指被具有中国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普遍使用的,带有汉语语言和文化特征的一种英语变体,它能够被其他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接受和认同,并能够实现交际目的。然而,学术界对中国英语语篇特征的研究还不令人满意,甚至可以说对它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语篇的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而这些也会因文化不同而不同。因而,中国英语的语篇组织特征也会在很的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汉语特性,主要是其汉语语言和文化特征。由于汉语独特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中国英语的语篇组织结构,中国英语在语篇组织上呈现出了不同于本族语的风格,即间接和迂回式的组织风格。基于在跨文化交际中对语篇组织的研究,本文将中美两国大学生的写作语篇组织风格进行对比研究,旨在验证中国英语语篇组织风格更为侧重间接迂回式。尽管近乎所有的文化都会呈现出间接和直接式的语篇组织风格,然而,对其侧重程度却因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为研究中国英语的语篇组织风格,本文以中美大学生的论说文写作为研究对象。通常,大多数学者将现代中国官方媒体的英语出版物作为研究中国英语的语料,比如,《中国日报》。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大学生这一英语学习者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水平并且可以创作出比较规范的、可以体现中国英语特征的文本。本文作者从中美大学生优秀作文集中分别选取了158篇和25篇论说文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大学生优秀论说文又包括非英语专业学生论说文133篇和英语专业学生论说文25篇。论说文体最能体现一个人组织语篇的思维方式。在本论文中,研究语料均为人为选取。作为研究中国英语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比分析的方法在本论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会突出中国英语的语篇组织特性,并使得本文的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通过研究本文作者证实了中国英语与以美国英语为代表的规范英语在语篇组织风格上的侧重程度有所不同。即中国英语在语篇组织风格上更侧重于间接式而以美国英语为代表的规范英语在语篇组织风格上更侧重于直接式。而且由于受中国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传统汉语写作模式的影响,中国人无论英语水平的高低在中国英语语篇组织方式上都会侧重于间接式。通过本研究作者希望为中国英语语篇研究这一薄弱环节提供独到和有价值的研究视角。此外,作者希望能够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意识到受不同文化影响的英语变体具有其独特的语篇组织风格。同时,希望有助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英语、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以达到成功而有效地进行交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