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ejuni)为全球范围内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体内,其中鸡是C.jejuni携带率最高的动物,C.jejuni可通过食物链传播,是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目前频繁使用的抗生素导致了致病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由于乳酸菌的安全无副作用,使用乳酸菌控制食品中的致病菌污染的方法正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拟从菌种保藏库及鸡粪中筛选具有拮抗C.jejuni能力的乳酸菌,研究其肠道益生特性,并探讨其在体内外对C.jejuni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在体内对C.jejuni感染的预防作用,对C.jejuni的预防及人体健康有着重大意义。筛选体内外能有效拮抗C.jejuni及抑制其毒力基因表达的乳酸菌。以菌种保藏库中的112株乳酸菌和鸡粪中分离得到80株菌株为筛选来源,使用牛津杯抑菌实验初步筛选得到10株对C.jejuni生长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乳酸菌;通过HT-29细胞的粘附能力检测,人工模拟胃肠液的耐受性考察,及对C.jejuni的flaA、ciaB、cdtB、pldA及cadF基因表达影响的探讨,进一步筛选获得罗伊氏乳杆菌X13。该菌株具有较强抑制C.jejuni生长的能力,粘附指数达到11.5个/细胞,经2 h人工胃肠液处理后活菌数无数量级上的变化,在体外对C.jejuni的ciaB及pldA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不显著,但能显著下调C.jejuni的flaA、cdtB及cadF基因的表达,其中对编码鞭毛蛋白的flaA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最强。对罗伊氏乳杆菌X13无细胞提取物(Cell free spent medium,CFSM)中调控C.jejuni编码鞭毛蛋白的flaA基因表达的主要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发现X13纯培养无细胞提取物(CFSM)处理后C.jejuni的鞭毛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X13 CFSM会抑制C.jejuni鞭毛合成。分别对X13 CFSM进行热处理、过氧化氢酶预处理、蛋白酶预处理发现其对flaA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与未处理组相比变化不显著,表明X13 CFSM调控flaA基因表达的物质具有热稳定性且不是过氧化氢及蛋白类物质;通过碱中和X13 CFSM发现其抑制flaA基因表达的能力显著下降,但中和后的X13 CFSM对flaA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抑制作用,表明罗伊氏乳杆菌纯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类物质对flaA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除有机酸外还存在其他抑制因素。采用人结肠癌上皮细胞系HT-29细胞考察罗伊氏乳杆菌X13对C.jejuni的毒力基因及HT-29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罗伊氏乳杆菌X13能显著下调flaA、ciaB、cdtB及cadF的表达,而对pldA表达的调控作用不显著;检测HT-29细胞中细胞因子(IL-1β、IL-8、IL-10及TNF-α)的表达量发现罗伊氏乳杆菌X13能调控由于C.jejuni感染导致的HT-29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使其向空白组水平恢复。通过小鼠模型研究罗伊氏乳杆菌X13在体内对C.jejuni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对C.jejuni感染小鼠的预防作用。通过连续灌胃3周C.jejuni构建小鼠的C.jejuni感染模型,结果显示,C.jejuni在停止灌胃的2周内能持续定植于小鼠体内,感染C.jejuni后小鼠的体重增长减缓,脾脏指数减小,空肠、盲肠及结肠中细胞因子IL-1β、IL-8、IL-10及TNF-α的表达量与空白组差异显著,引发肠道炎症。提前1周用罗伊氏乳杆菌X13预防的小鼠各项指标均向空白组恢复,且其盲肠段毒力基因flaA、ciaB、cdtB的表达较C.jejuni感染组显著下调,而pldA、cadF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综上,罗伊氏乳杆菌X13在小鼠体内能调控C.jejuni毒力基因的表达,且对C.jejuni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有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