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口裂腹鱼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h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作为实验材料,从齐口裂腹鱼脑垂体中提取总RNA。设计合成了一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激素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上游引物加入EcoRⅠ酶切位点;下游引物加入XholⅠ酶切位点。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得到编码齐口裂腹鱼生长激素(SGH)基因的cDNA,并定向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正反向测序结果分析表明:克隆的齐口裂腹鱼生长激素基因cDNA全长633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1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其分子量为23.55KD,等电点为5.46;疏水氨基酸占36.7%,亲水氨基酸占28.57%,碱性氨基酸占10.47%,酸性氨基酸占12.38%。将得到的序列在GenBank和EMBL数据库中进行了同源比较,结果显示:本研究克隆到的齐口裂腹鱼GH基因与GenBank中登记的其他鲤科鱼类的生长激素基因的同源性在92%-97%之间,影响蛋白质高级结构的保守二硫键为2个。将齐口裂腹鱼生长激素成熟肽(mSGH)基因片段定向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ET-32a(+)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PCR方法筛选阳性克隆;以XholⅠ和EcoRⅠ酶切鉴定重组质粒。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mSGH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得到了表达,分子量约为41KD,与预期的大小一致。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42.6%。证明所构建的齐口裂腹鱼GH的重组质粒能高效表达,命名为pET-mSGH。通过投喂齐口裂腹鱼幼鱼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幼鱼食量明显增强,体重和体长的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高20.82%和17.35%,证明该蛋白具有生物活性。为进一步开展齐口裂腹鱼生长激素的应用、真核表达研究及研制新型调节鱼类生长的基因制剂的应用奠定了的基础。
其他文献
猪链球菌分35种血清型,其中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 SS2)流行最广,发病率最高,而且可感染人致死,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由SS2引起的猪链球菌病常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经粪-口途径传播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大量的研究表明猪是HEV的天然宿主,虽然HEV感染并不引起猪明显的临床症状,但HEV正是通过这种天然宿主大量复制
马动脉炎病毒(equine arthritis virus,EAV)属于动脉炎病毒科,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可以引起马的病毒性动脉炎。EAV基因组共编码8个结构蛋白和至少13个非结构蛋白。其中非结构蛋白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发一种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严重的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本研究从广西9个地区(市)26个地县各猪场采集了235份材料,进行了HPs的分子流行病学和细菌的分离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HPs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2006年11月至2008年2月,从广西9个市26个地区采集到235份病料,根据
1966年在威斯康星洲的火鸡体内首次发现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病毒广泛在亚洲国家的家禽中流行,不但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目的:构建猪戊型肝炎病毒ORF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RF3,并在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通过肌肉注射与IL-2联合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产生的免疫应答水平,以期望通过
针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日愈严重,本研究旨在观察马齿苋提取物对耐药性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并探究其抑菌机理,为临床治疗畜禽大肠杆菌感染,以及开发新型的中药抑菌剂提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