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集料界面相力学行为数值模拟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道路的建设与发展,沥青路面凭借表面平整、噪音低及施工期短等优点迅速成为我国道路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相差较大,同时交通量大,超载现象严重,面对这些问题,沥青路面容易发生路面坑槽、车辙、拥包等常见病害,进而影响道路正常使用。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也就成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沥青-集料界面更是研究热点中热点问题。沥青-集料界面中的沥青是以沥青膜的形式存在的,沥青膜的各项性能对沥青-集料系统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沥青膜的性能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有助于增进对沥青-集料界面失效机理的了解,对提升沥青路用性能,减少路面损伤有着重大意义。为了研究沥青-集料界面的力学性能,本文首先进行了集料-沥青-集料试件的成型以及剪切试验,获得成型荷载、沥青膜厚度以及相关试验结果,为后面的有限元模拟做好准备。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结构沥青层模型,介绍了内聚力模型在有限元软件中的应用。基于内聚力模型,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沥青-集料界面剪切试验进行模拟,重点分析了沥青层的厚度和强度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考虑结构沥青层的有限元模型可以更准确的反应试验结果,克服了常规模型的缺点,同时指出在剪切过程中,影响沥青层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沥青层的屈服应力而不是厚度。分别考虑断裂应变和断裂能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发现在不考虑材料粘性的情况下,断裂应变和断裂能会极大地影响模拟结果。
其他文献
共轭亚油酸是亚油酸衍生的构象与位置异构体的总称,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脂肪酸,通过对脂肪前体细胞的增值和分化进行抑制,从而调节机体脂肪代谢。因此,国内外研究学者将共轭亚油酸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医学课,具有内容繁杂难记、名词术语众多且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本门课中,可丰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
李琮,经济学家,河北丰润人,1925年1月生于辽宁锦州。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顾问,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顾问,清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含油废水的排放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人类生产和自然环境。传统的油水分离法,如絮凝,浮选,生物过滤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分离效率低,可回收性差,甚至造成二次污染的不足。超疏水材料是新兴起的一种油水分离材料。本文选用铜网为基材,研究了两种超疏水铜网的制备方法:灼烧法和化学刻蚀法。灼烧法主要利用铜网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使得铜网表面粗糙化,再利用低表面能物质十六烷酸对表面进行修饰,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