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的使用情况及多效性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xk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诊断前后均未用他汀vs住院后用他汀对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天死亡率的影响目的:比较诊断前后均未用他汀与仅住院后使用他汀的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天死亡率和潜在死亡原因上的差异。方法: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连续入选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4977例,其中STEMI患者33001例。根据他汀的用药模式,将诊断前后均未服用他汀的STEMI患者分入A组(n=1169),仅入院后服用他汀的STEMI患者分入B组(n=18840)。采用倾向性评分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数据。主要终点为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结果:30天内A组MAC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31.5%v 9.7%,P<0.0001)。但MACCE中心肌梗死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vs 1.3%,P=0.8307)。经倾向性评分模型匹配患者后,MACCE中,两组患者仅全因死亡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25.7%vs 9.8%,P<0.0001)。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不良事件方面,A组患者发生心脏骤停(13.5%vs 5.2%,P<0.0001)、恶性心律失常(12.6%vs 8.9%,P=0.0008)等非通常认为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比例更高。结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STEMI患者30天的心血管死亡。目前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发挥其多效性,减少患者30天内心脏骤停、恶性心律失常等的发生有关,而不是减少通常认为的心肌梗死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第二部分诊断前后均未用他汀vs诊断后立即用他汀+住院后继续用他汀对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天死亡率的影响目的:比较诊断前后均未用他汀与诊断后立即用他汀且住院后继续用他汀的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天死亡率和潜在死亡原因上的差异。方法: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连续入选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4977例,其中STEMI患者33001例。根据他汀类药物的用药模式,诊断前后均未服用他汀的STEMI患者分入A组(n=1169),诊断后立即使用他汀且住院后继续使用他汀的STEMI患者分入B组(n=6795)。采用倾向性评分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数据。主要终点为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结果:30天内A组MAC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31.5%vs 9.2%,P<0.0001)。但MACCE中,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vs 1.2%,P=0.6476)。经倾向性评分模型匹配患者后,MACCE中,A组30天内发生死亡的比例仍更高(26.3%vs 11.9%,P<0.0001),两组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1.3%vs 1.4%,P=0.8565)。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不良事件方面,A组患者发生心脏骤停(13.8%vs 7.0%,P<0.0001)、心源性休克(16.4%vs 11.4%,P=0.0007)等非通常认为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比例更高。结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STEMI患者30天的心血管死亡。目前,其作用的生物学机制还不明确,可能与他汀发挥多效性,减少STEMI患者30天内心源性休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关,而不是减少心肌梗死等常见的公认的心血管事件。第三部分诊断前后均未用他汀vs诊断前后均用他汀对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天死亡率的影响目的:比较诊断前后均未用他汀与诊断前后均用他汀的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30天死亡率和潜在死亡原因上的差异。方法: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连续入选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4977例,其中STEMI患者33001例。根据他汀类药物的用药模式,诊断前后均未服用他汀的STEMI患者分入A组(n=1169),诊断前后均服用他汀的STEMI患者分入B组(n=297)。采用倾向性评分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数据。主要终点为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结果:30天内A组MAC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31.5%vs 6.4%,P<0.0001)。但MACCE中,两组患者心肌梗死(1.4%vs 2.0%)、脑卒中(1.5%vs 0.3%)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1)。倾向性评分模型匹配患者后,显示相似的结果:MACCE中,两组患者仅全因死亡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vs 2.7%,P<0.0001)。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不良事件方面,A组患者发生心脏骤停(11.7%vs 0.4%,P<0.0001)、机械并发症(4.9%vs 0.4%,P=0.0016)、恶性心律失常(12.1%vs 4.0%,P=0.0014)等非通常认为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比例更高。结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STEMI患者30天的心血管死亡。目前具体的作用机制不明,可能与他汀发挥多效性,减少患者30天内心脏骤停、机械并发症等的发生有关。而不是减少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在内的心脑血管事件。第四部分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初始他汀类药物的用药强度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目的:了解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初始他汀类药物用药强度的情况,评估不同强度他汀治疗与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14713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初始应用他汀的种类和剂量,分为高强度组(阿托伐他汀40~80 mg或瑞舒伐他汀20 mg)和中等强度组(其他类型他汀和剂量)。根据治疗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n=6202)、溶栓(n=1435)、保守治疗(n=6901)三个亚组。主要终点为24个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结果:共2394例(16.3%)患者初始应用高强度他汀治疗。24个月时,高强度组264例(11.0%)患者发生MACCE,中等强度组1783例(14.5%)发生MACCE(P<0.01)。但亚组分析显示,仅保守治疗亚组,高强度组24个月MACC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等强度组(15.4%vs 19.4%,P=0.0084);而接受急诊PCI(7.8%vs 8.7%)和溶栓(13.2%vs 13.3%)的患者,两个他汀治疗组间MACCE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52)。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初始他汀类药物用药强度并非STEMI患者24个月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HR=1.037,95%CI:0.885~1.215,P=0.6513)。两种他汀用药策略与急诊PCI、溶栓、保守治疗三个亚组患者的远期预后无关。结论:中国真实世界中,STEMI患者住院后主要启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他汀的初始用药强度与STEMI患者24个月MACCE的发生率无关。
其他文献
随着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污水的大量排放也使其成为海洋环境的一大污染源。船舶灰水中的油脂和表面活性剂等成分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污水处理装置,会对处理装置的效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对船舶灰水进行处理。与传统的均相芬顿技术相比,非均相芬顿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无选择性的传统优势,又有可以拓宽反应的p H值范围、产生铁泥量少的特点,因此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本实验通过制备载铁沸石、载羟基氧化铁复合物沸石
由于男女性别比失衡和人口流动的影响,很多农村地区目前都出现婚姻挤压现象,很多男子到了适婚年龄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婚姻伴侣。从未婚人口性别比的数值区间变化看,对于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的乡村来说,婚姻挤压问题更为突出。过剩的男性将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对鄂西南鹤峰县C村的田野调查,采用文献搜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获取了该村婚姻挤压现状的第一手资料,运用婚姻梯度
宗祠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等级最高的建筑,无论是宗祠建筑本体还是其所承载的文化特征,都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宗祠建筑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状况,又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与审美理念。其建筑形制与建筑装饰艺术,具有明显的时空性特点。郴州地区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自古荆楚文化、南越文化、吴越文化等多种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地区传统建筑特点明显,其乡村宗祠建筑形制与装饰艺术是与地区
为避免低温含蜡原油停输后可能出现的恶性“凝管”事故,保证含蜡原油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行,有必要准确掌握胶凝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过程的管线压力与启动波速,而胶凝原油管道再
研究目的及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是正常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宫腔以外的部位,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尚不明确,也无特异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因此,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对比EM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目前,Al-Si系钎料被广泛用于6061铝合金真空钎焊。由于该钎料的钎焊温度高于6061铝合金的固相线,极易使母材产生溶蚀、晶粒长大等现象,导致接头性能降低。本文用熔点相对较低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具有耐摩擦、吸湿性小、尺寸稳定性好、绝缘性能优异,使用温度范围较广并且具有较好的溶剂稳定性等特点的聚合物,PET迅速发展成为目前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限制了它在高温领域的应用,于是为了增加其应用领域,使其以较低的价格在电子元器件领域有所应用,本实验向其中加入了酰亚胺单体进行缩聚改性。聚酰亚胺(PI)是具有优良的热性能、耐化学腐蚀性、机械
第一部分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和胰腺微循环障碍研究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及其对照大鼠肾脏和胰腺微循环功能变化。方法:应用双通道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评估8周龄雄性SHRs及其正常血压对照(WKYs)大鼠(每组n=6)肾脏、胰腺微循环功能,通过小波分析比较两组大鼠肾脏、胰腺微循环频谱特征及微循环血流灌注信号中一氧化氮(NO)依赖性和NO非依赖性微血管内皮细胞源频段幅值差异。结果:SHRs肾
智能合约是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基础上发展出的在可信环境下管理数字资产、执行交易逻辑的协议。智能合约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创建智能合约需要将参与方协商达成一致的结果编译成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考虑法律和金融等专家与程序员沟通问题、合约代码与法律对接的问题、代码逻辑安全性问题及智能合约语言表达能力等问题。因此为智能合约设计表达能力强、抽象层次高的规约语言,并构建普适性的系统执行模型可以更
目的:在上颌后牙区由于牙齿缺失时间长、上颌窦气化或牙周炎等原因常常导致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无法进行常规的种植手术。本研究对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上颌窦底冲顶提升,比较单纯使用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A-PRF)、A-PRF联合自体骨屑和不使用骨移植材料的骨增量效果,为A-PRF在上颌窦底冲顶提升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