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W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来源 :北京服装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l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油低硫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高活性的催化剂是实现柴油低硫化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催化剂的活性是通过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和改善活性中心可接近性来实现的,而开发新型载体和新型制备方法是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和活性中心可接近性催化剂的重要途径。γ-Al<,2>O<,3>具有合适的酸性、机械强度及合理的孔径分布,是一种优良的加氢催化剂载体,水滑石的纳米微晶经焙烧及还原后可以实现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因此,本研究将γ-Al<,2>O<,3>载体与水滑石微晶的制备方法相结合,采用原位沉积的方法合成LDHs(水滑石)/γ-Al<,2>O<,3>复合材料,经过焙烧制备了Ni-W活性组分在γ-Al<,2>O<,3>载体上高度分散的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 首先采用原位沉积技术合成了 TAMA(对苯二甲酸)-Ni-Al-LDHs/γ-Al<,2>O<,3>复合材料,合成TAMA-Ni-Al-LDHs/γ-Al<,2>O<,3>的条件应控制在:pH值在10-11之间,晶化时间为24 h,晶化温度为60℃。在TAMA-Ni-Al-LDHs/γ-Al<,2>O<,3>复合材料的基础上,采用离子交换的方法,以钨酸钠为阴离子引入剂合成了W<,7>O<,24><6->(同多钨酸根阴离子)-Ni-Al-LDHs/γ-Al<,2>O<,3>,离子交换没有改变水滑石的结构。 在TAMA(对苯二甲酸)-Ni-Al-LDHs/γ-Al<,2>O<,3>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分别用磷钨酸和磷钨酸钠为阴离子交换剂,合成了PW<,12>O<,40><3->-Ni-Al-LDHs/γ-Al<,2>O<,3>复合材料,将W和P同时引入了催化剂中,经焙烧后得到NiO-WO<,3>及助剂P在γ-Al<,2>O<,3>表面及孔道内高度分散的催化剂。将制得的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中进行大港油田FCC柴油加氢精制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硫含量由1248 ppm降至8.25 ppm,对大港FCC柴油脱硫率为99.3%。 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原位植入合成的PW<,12>O<,40><3->-Ni-Al-LDHs/γ-Al<,2>O<,3>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PW<,12>O<,40><3->-Ni-Al-LDHs的微晶原位生长于载体的表面及孔道内,这是一种理想的加氢催化剂的结构,经过焙烧制得的催化剂用于FCC柴油加氢精制,表现出优异的脱硫性能,为柴油的加氢精制提供了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催化材料。
其他文献
本文以钛酸丁酯(TBOT)和四氯化钛(Ticl)作为前驱体,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摸板剂,分别采用溶剂挥发法(EISA)和溶剂热法在非水体系中合成了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通过XRD
冷害是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而且水稻苗期冷害是影响早春季节和高纬度地区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因此,寻找耐冷性遗传资源,选育耐冷性强的品种,尤其从全球分布最北的东乡野生稻(O. rufipogon Griff.) (以下简称“东野”)中发掘耐冷基因,对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强耐冷材料“东野”为供体亲本,冷敏感材料协青早B (O. sat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