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过程中PAN纤维分子凝聚态结构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N纤维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最终所得到碳纤维的性能,而往往PAN纤维的性能又是由原丝的结构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要想获得具备高性能的PAN纤维,就必须从结构调控入手,不同的外场因素又将影响着结构的调控。以往主要是对PAN纤维结构的研究,对于纺丝过程各阶段外场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关于PAN大分子构象,以及构象演变对聚集态结构转变的影响研究更少。这些微观结构对最终的PAN原丝的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PAN大分子构象及其对聚集态结构的影响在碳纤维研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外场因素对纺丝过程中PAN纤维分子链构象的影响,找到一种合适的表征构象的方法,建立起构象转变模型,从而讨论构象演变对聚集态结构转变的影响,最终探讨纺丝过程中PAN纤维分子凝聚态结构的转变。本文主要以FTIR作为主要测试手段,研究纺丝过程中PAN大分子构象演变特征,以及外场因素作用下不同纺丝阶段的构象转变;以XRD作为聚集态结构研究的主要手段,建立起PAN大分子构象演变与聚集态结构转变之间的联系,并辅以DMA、变温FTIR、变温XRD等测试手段,全面地研究PAN纤维的分子链构象及聚集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1.利用傅里叶红外测试方法可以表征构象统计量的多少,定义C=I1230/I1250,当C值增大时,说明31螺旋链构象统计量增加;反之,说明平面锯齿构象统计量增加;   2.随着纺丝过程的进行,平面锯齿构象统计量增加;   3.在凝固相分离过程,无论是凝固浴浓度增加、凝固温度升高还是凝固张力增加,均促使凝固速率减缓,31螺旋链构象统计量增加,并促使(100)晶面间距增大,晶型几乎不变,晶粒尺寸增大;   4.在取向过程,PAN纤维大分子构象均随着张力场的增加,平面锯齿构象统计量增加,并促使(100)晶面间距减小,晶型几乎不变,晶粒尺寸增大,取向度增大;   5.纤维无论在制备热场下或者环境热场下,均随着环境温度场的升高,31螺旋链构象统计量增加,使得(100)晶面间距增大,晶型未发生明显变化,晶粒尺寸增大。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探讨了纺丝过程中PAN大分子构象的演变及其对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确定了各外场条件下PAN大分子构象的演变,揭示了PAN大分子构象演变与聚集态结构转变之间的关系,为后续预氧化过程的进行打下结构基础。
其他文献
革命人物纪念馆是我国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革命人物的纪念性展览是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已存续的以及每年还将会举办的大量革命人物纪念展中,尤其是同一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建宁战斗、生活实践过,为建宁留下了许多革命旧址和红色遗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
构造建模是储层地质建模的基础,精确的构造建模为后期建立准确的相建模和属性建模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也为数值模拟打下了良好的基石。由于在复杂断块油气藏中,储层受多期次
导引物流发展搭建物联网络1979年创办的仓储物流行业科技期刊,刊号:ISSN 1674-4993/CN42-1791/TS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科技类学术期刊国家级期刊、中国仓储养护行业核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热连轧过程中,为了提高轧制力预设定精度,提出一种新的修改轧制力模型参数的方法·利用BP 神经网络对以往的大量生产数据进行训练、预测·对BP 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回
大家都在关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大佬们也陆续发声。那么,他们眼中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马云预测,消费时代即将来临;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会更加深刻地改变人类;
金属熔体的粘度体现了金属熔体中原子的运动,直观反映了金属熔体的流动性,进而可以表现出金属熔体中的传热与传质,因此,通过研究金属熔体的粘度有利于深入把握金属熔体的凝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古文字中存在一类从“(寥)”旁的字,学者们对这一字形多有讨论.有学者提出所有字形中的“(零)”为“来”“垂”或“辜”,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发现每个字形的“(零)”旁都是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