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假丝酵母菌在三亚陵水地区黎族人群口腔中的分布,研究对比其鉴定方法。
方法:运用常规的真菌检验方法对399例口腔拭子进行分离及初步鉴定,然后提取假丝酵母菌基因组DNA进行ITS-PCR扩增;对不明显菌株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做序列对比分析。
结果:入选病例399例中,口腔拭子标本经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检出阳性175例,占总数比例为43.86%;经假丝酵母菌YEPD培养基培养检测,检出假丝酵母菌237例,阳性率为59.40%;分离出的237株假丝酵母菌中,经菌种显色培养鉴定为白假丝酵母菌占38.0%,克柔假丝酵母菌占21.9%,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9.9%,光滑假丝酵母菌占8.0%,其他假丝酵母菌12.2%。男性201人中检出阳性标本133例,占男性标本的66.2%,女性198人中检出阳性标本104例,占女性标本的52.5%,男性口腔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66.2%)高于女性口腔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52.5%),经卡方检验,两两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经玉米琼脂-吐温80培养,镜检见有菌落标本为219例,占总样本数的54.89%,其中镜检下可见有类圆形厚膜孢子的样本为91例,部分有明显假菌丝,鉴定为白假丝酵母菌;镜检下见有分枝菌丝,无厚膜孢子得样本为50例,鉴定为热带假丝酵母菌;镜检下见有小分生孢子的样本为18例,鉴定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镜下观察不典型菌落标本有39例。通过选择74例可疑真菌标本ITS1区域的PCR产物测序鉴定,经BLAST检索确定了其菌种,检出阳性68例,检出率91.90%,其中白假丝酵母菌为27例,占阳性总数的39.7%;热带假丝酵母为13例,占阳性总数的19.1%;克柔假丝酵母菌为15例,占阳性总数的22.1%;光滑假丝酵母菌为13例,占阳性总数的19.1%。
结论:在三亚陵水地区黎族人群口腔中假丝酵母菌的种类以白假丝酵母菌为多,其次是克柔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法适用于快速鉴别3种常见假丝酵母菌菌种;ITS-PCR测序鉴定方法能准确的鉴定假丝酵母菌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