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研究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原核微生物组成,多样性及其年动态变化;②水体细菌群落对地震的响应;③水体古菌群落对水文地球化学元素的响应。方法:①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指纹图谱法分别对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古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②以无震时期细菌群落及水文化学元素信息为背景,阐明泉水细菌群落对有感地震的映震特征(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期间乌鲁木齐周边先后发生两次里氏3.1级和3.5级有感地震)。③利用典范对应分析研究古菌与水文地球化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通过T-RFLP指纹图谱可知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群落组成较为复杂,并且在监测期内相对稳定,其中以变形菌门(T-RF大小129bp,454bp),螺旋体门(303bp)所代表的细菌类群为优势类群。另外,细菌多样性指数,优势类群丰度的年变化差异均不明显,并且聚类分析发现细菌类群无规则聚类,表明季节更替对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的群落组成及丰度的影响不明显。②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对有感地震响应不敏感,并且地震对泉水细菌优势类群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均不显著,但部分类群Flavobacterium(82bp),Anoxybacillus(170bp),Nitrospira(176bp),Pseudomonas(462bp),对地震产生了响应,表现为在两次地震前其丰度较低,震后1-12天内出现极大值,之后逐渐恢复至初始较低水平,且表现出与震级,震中距具有一定相关性,表明部分泉水细菌对有感地震映震灵敏。③古菌T-RFLP指纹图谱表明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古菌群落结构组成单一,优势类群为广古菌门(92bp)和片段大小为232bp的未知类群。古菌优势类群年动态变化及各多样性指数在整个观测期间处于无规则的动态变化,聚类分析进一步发现样品不因采样时间临近而聚集在一起,表明古菌类群多样性不随季节变化而改变。④泉水古菌类群与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的典范对应分析可知,Unknown(80bp),Methanogeniumu(92bp)等片段所代表的类群主要受氟、汞及硫化氢的影响;50、65、106bp所代表的类群主要与氩和氡含量呈正相关;而126、131、196bp所代表的类群则主要与甲烷和氦含量呈正相关。结论: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稳定,多样性年变化差异不显著,但受水文地球化学元素变化影响而呈现相应动态变化。另外,泉水中存在部分细菌类群对有感地震映震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