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总理在一年一度的人大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国情、发展形势及政治主张的权威来源之一,其内容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最新动态,自然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所以其英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因报告涵盖内容极为广泛,所以其中有大量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语言现象,尤其是“四字格”的使用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对“四字格”英译的好坏势必会对整个报告信息的对外准确传达产生重要影响,也正说明了报告中“四字格”的英译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四字格”是汉语中一种极具特色的语言形式,结构类型多样,语义联系紧密,极富韵律感和音乐感。所以其翻译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涉及中国特色事物的表达使“四字格”的翻译更富挑战性。目前,已有大量关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研究,但大多是从语篇、句法、词汇等方面进行整体研究,其中涉及“四字格”的英译研究只是将其作为词汇翻译层面的一小部分示例,对报告中“四字格”进行的系统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从目的论出发,通过赖斯(Reiss)的文本类型理论界定了报告的文本类型,以弗米尔(Vermeer)的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为指导,系统探讨了报告中各类“四字格”应采用何种英译策略以达到其传递信息的最终目的。具体来说,在系统研究“四字格”的基础上,结合报告中“四字格”的特点,对本文中的“四字格”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在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下,对每一类“四字格”所采取的各种翻译策略进行分析统计,尤其针对同一“四字格”的不同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对报告中“四字格”的英译策略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后发现:(1)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尤其是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和弗米尔的目的论(三原则)对报告及其它政论文中的“四字格”英译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具体来说,报告旨在传递信息、知识、意见等事实,属于赖斯文本类型中的信息功能文本,所以文本的重心应放在其内容和主题上。在此基础上,对报告中“四字格”的英译应充分考虑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以及对原文的忠实度,而以上因素正是弗米尔目的论三原则的具体体现,反过来也论证了目的论三原则对报告中“四字格”英译的适用性和指导性。(2)《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四类“四字格”采取了不同的主要翻译方法:“成语类四字格”以意译和直译为主,省译为辅;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字格”以直译和增译为主,意译为辅;“约定俗成类四字格”以直译和意译为主,省译为辅;“连珠四字格”以省译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该结论以期为以后《政府工作报告》及其它政论文中“四字格”的翻译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即首先应对文本中的“四字格”进行一个基本的分类,同时以目的论(尤其是其三原则)为主要指导原则,针对每种类型的“四字格”选择相应的主要英译策略以最大化地实现报告英译本传递信息的目的,同时提高译文质量及翻译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