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遗址公园游憩的地方依恋研究——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12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园是居民进行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平台。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公共休闲空间的建设。遗址公园作为旅游与遗址文化结合的空间形态,集公共休闲、教育、科研等功能于一体。对于遗址类公园在做好基础休闲服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提供独特的人文历史体验感,这样才能让居民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随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正式开放,遗址旅游为遗址与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提供了可能。而地方依恋就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情感联结,是人对空间的情感表达。为了探索居民与遗址公园的情感互动情况,本文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法,从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个维度对居民的地方依恋情况进行了探究。首先对居民的地方依恋程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居民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地方依恋处于中等水平,且地方认同程度高于地方依赖程度。其次,根据居民地方依恋的差异性,对居民的地方依恋进行了类型划分,将居民分为“无依恋群体”、“一般依恋群体”、“非常依恋群体”三类。然后,对影响居民地方依恋程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人口社会学特征因素、游憩行为特征因素和遗址区的历史文化性、园区环境和商业环境、配套设施水平、生活体验感等环境感知因素是影响居民地方依恋程度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居民的地方依恋与忠诚度、遗址保护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对如何提高地方依恋水平、如何在地方理论视角下加强大遗址保护与管理提出了建议。遗址类游憩场所要充分发挥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突出地方性,注重人与场所的情感联结,有利于完善遗址旅游服务,更能进一步提升遗址保护水平。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加强和改进县级以上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学习,中组部、中宣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提出意见。 意见分5部分16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面向太平洋,自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逐渐降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气候具有干冷的特征;夏季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已不适应环境的改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政策背景之下,适时开展有关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古村镇沉淀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明,并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状态。其所具有的多元文化价值及自身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等特征,决定了保护与发展是古村镇的内在需要和规律的必然。然
学位
中国县域城乡和不同乡镇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卫生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在偏远农区,医疗资源短缺、卫生服务落后和健康保障缺位现象普遍存在。作为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重要组
制度建设 ,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保证 ,也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建设。为此 ,我们针对垂直管理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制定了《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 ,对责任范围、
REST架构风格的提出为Web系统和Web服务的构建指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使得Web服务能够在更为贴近Web本身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开发、部署和调用。目前大多数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
共产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追求科学和真理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
1996年5月,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把他几十年来采写的10个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的报道及其追踪性的文章,汇集成书,名为《十个共产党员》,在七一前出版,作为一名老记者献给党的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