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生存论思想与马克思生存论思想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思想是深刻的,但由于其不可克服的理论疑难最终陷入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境之中。马克思虽然是早于海德格尔的哲学家,其本人也并未明确提出生存论概念,但其思想所蕴含的丰富生存论内容却已为学界所普遍承认,经过重新建构的马克思生存论理应是陷入困境的海德格尔生存论的出路所在。本文依据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哲学文本的生存论解读,分别阐述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生存论思想。论文第一部分从界定生存与生存论的概念入手,以存在、存在者、此在、在世界之中存在、烦、畏、思、集置等海德格尔哲学核心概念为切入点,刻画海德格尔生存论哲学在前期与后期的理论表现,意在表明海德格尔前期与后期在研究对象上的确有着明显的转折,但是他的思想方法上以及研究目的则是前后期一致的。论文第二部分则是从马克思生存论哲学中的存在与生存出发,依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劳动、异化劳动与共产主义线索,阐明马克思生存论思想的生成性本质——实践性、历史性与社会性。论文第三部分通过逻辑起点与哲学基础等角度对海德格尔生存论思想与马克思生存论思想进行比较,阐明海德格尔生存论思想所陷入的三重理论困境,即价值评价的普适性困境、存在与存在者无法通达的困境以及不同存在者之间无法通达的困境。而在这海德格尔生存论哲学所无法解决的三重困境之中,只有马克思生存论哲学所阐发的人的现实的实践,才是海德格尔生存论哲学所处困境的出路所在。
其他文献
亚里士多德对人有两种规定,即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性的动物。这两个命题分别出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中,前者关注的是使人成为一个合格的、高尚的人,而后
劳动理论,就是关于劳动的观点和看法的总和,是对与劳动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的系统解答。从内容上来讲,它包括劳动的含义和本质是什么,劳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劳动发展的内涵是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