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脑梗死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肌张力异常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致残率中所占比例较高,尤其难以恢复,因而对其治疗尤显重要。目的:对脑梗死肌张力异常针刺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在对影响卒中后肌张力异常针灸效应的多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析因设计,研究针刺时机、选穴配伍这两个因素的三个不同水平(针刺时机:脑梗死病程1~5天、6~10天、11~15天;选穴配伍:头穴+阴经穴、头穴+阳经穴、头穴+阴经与阳经穴交替)的不同搭配组合方案,对脑梗死肌张力异常本身及其所致功能障碍的影响,初步确定针刺干预最佳时机、最佳选穴配伍,从而初步确定脑梗死肌张力异常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研究于南京市中医院脑科中医卒中单元病房内观察病例,选择脑梗死病程1~5天、6~10天、11~15天内患者各21例,在基本治疗、康复治疗等标准规范治疗基础上,再加入相应的针刺干预因素(头穴+阴经穴、头穴+阳经穴、头穴+阴经与阳经穴交替),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40min,每周连续针刺5天,隔2日,再行下周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于发病后第60天,观察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分别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不同针刺治疗方案的疗效异同,初步确定针刺干预最佳时机、最佳选穴配伍,确定最佳搭配方案。结果:在脑梗死病程1~5天内,在针刺头穴的基础上,同时予阴阳经体穴交替针刺,对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Barthel指数、NIHSS评分指标起到相对最佳的改善效应。结论:脑梗死肌张力异常针刺治疗方案的初步优选是:在脑梗死病程1~5天内;选择头体穴联用、阴阳经穴交替针刺,可获得相对最佳的脑梗死肌张力异常改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