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7的高能辐射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87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非blazar(耀变类星体)的AGN(活动星系核)类TeV(1012eV)源,它有着快速的TeV耀变,以及非常平的TeV光谱。类似blazars,M87作为一个射电星系,其核区的辐射虽然较弱也是个双峰谱。不同于blazars的是,它的TeV波段很平,暗示了M87核区附近很小的γγ吸收。同时它的软波段并不像blazar那样随着高能一起剧烈光变。对于其观测谱的解释,目前主要有同步自康普顿(SSC)模型和外康普顿(EIC)模型,其中SSC模型由于其自己产生的软光子会对其逆康普顿出的γ光子造成严重的γγ吸收,另外考虑到目前没有观测到与TeV快速耀变相对应的软波段快速耀变,EIC模型因此更具有竞争优势。   在我们的工作中,在完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我们提出了一个自洽的外康普顿模型来解释M87的高能辐射:在我们的模型中,软光子来自一个径流主导的吸积盘(ADAFDisk),相对论电子来自主喷流中的由磁重联过程加速产生的、方向随机的小的喷流(mini-jets),mini-jets中的相对论电子在其中逆康普顿散射来自盘上的软光子,进而产生从GeV到TeV的高能辐射。我们的模型对2005和2008年的高能辐射谱都给出了很好的解释,在吸积盘主导的软光子场下,γγ吸收很小,在深达距离黑洞仅仅20Rg~50Rg处都不会受什么影响,即在可观测波段(0.1-10TeV)谱型没有明显吸收痕迹;而此处的外康普顿效率也足够高到,其平均冷却时标仅仅只有102~103s。另外我们也利用mini-jets的同步辐射很好的解释了2008年的X射线耀变。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相对论框架下的Slim盘的动力学和出射谱的研究。Slim盘是对于相对高吸积率的天体适用的一种吸积盘模型。我们采用完全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分析了Slim吸积盘的动力学性质
post AGB星已经完成了AGB星全部演化过程,它的元素丰度分布清晰的显示出AGB星最终的演化结果,分析它的元素丰度特征对于研究AGB星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post AG
M型矮星(0.08M⊙<M<0.8M⊙)是小质量的低温恒星,其数量众多,占据着大部分银河系的质量。由于其质量低,所以寿命很长,且其形成遍布银河系的各个演化时期,可以反映初始形成时的各种信
星系中心黑洞质量与核球性质的相关性是最近十年来星系研究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揭示出恒星形成与黑洞共同增长足理解星系形成和演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星系恒星形成理论和观测
恒星的元素丰度及其特征是我们追踪恒星形成和化学演化的有效探针。Ba元素和Eu元分别是慢中子俘获过程(s-过程)和快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典型的代表元素,其丰度比[Eu/Ba]可作为研
作为研究电磁场与引力场之间基本相互作用的强有力工具,光在引力场中的传播提供了电磁场和引力场性质的大量信息。为了检验光子与引力场的耦合,探测出超越标准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模型以外的微弱效应,目前的高精度实验给人类带来了新机遇,并由此提供了深入理解这两种基本作用力的手段。为了深入理解电磁场和引力场的基本相互作用,前人提出了带有两种极化状态的光子与外尔张量的耦合理论,外尔张量能从带有外尔改正的麦克斯韦方程
学位
作为Nacozy流形改正算法的推广,马大柱等人构造的速度因子改正法能够不断地将数值积分结果拉回到运动方程所决定的积分曲面上来,并且主要着力于解决拟开普勒问题。不确定如果将
我们利用最近Union2compilation释放的557颗Ia型超新星数据、WMAP7观测给出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红移参数以及斯隆数字巡天关于重子声震荡的观测,做了一圈Yang-Mills(YMC)暗能
目前,国内外毫米波、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和科学仪器的设计中均大量采用了准光学系统。在毫米波、亚毫米波和太赫兹波段,准光学技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聚束传播的方式来传递电磁
自从上世纪初发现宇宙线以来,宇宙线的产生、加速机制问题一直是一个尚未解决的粒子天体物理的基本问题。宇宙线膝区(1014~1016eV)对这一百年难题十分敏感,对膝区的成因做出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