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作为债的保全的制度之一,在法国、日本等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已颇为完备。我国于1999年正式确立了这一制度,但在立法层面及理论层面尚存在不少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笔者撰写此文,对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效果归属及其是否突破了债的相对性等若干问题陈一孔之见。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概述。该部分介绍了债权人代位权的历史沿革,并对其立法价值作了探讨。指出:关于债权人代位权的起源,学者们见解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其在罗马法中就已建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该制度系源于古代的日耳曼法,1804年法国民法典继受了这一观念,逐渐形成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我国自建国以来,包括该制度在内的债的保全制度长期缺失,直至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颁布,首次对债的保全制度作出规定,弥补了这一立法空白;在立法价值方面,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体现出保全债权、维护交易安全、有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价值取向。第二部分为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该部分在对法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之立法例作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就我国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作了评析,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应包括:债务人陷于迟延、债权人有保全债权的必要、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权利。第三部分为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果归属。该部分对目前有关代位权行使效果归属的理论及我国的现行立场作了归纳分析,指出就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内涵和立法理念来看,应当遵循以债权平等原则为基础的“入库规则说”。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入库规则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对于债权人的激励不足,笔者遂针对此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第四部分为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与债的相对性。本部分从分析债的特性及债的相对性之内涵入手,对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否突破了债的相对性原则进行了探讨。债的相对性的两大要素是债的主体特定、内容特定。突破债的相对性,就是突破这二个“特定”。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在本质上并未突破债的相对性。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治理理论成为一种研究政府行为和过程的重要方法论,本文聚焦在治理语境下的苏州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治理是一种创新的制度选择,政府职能转变与治理是一个
目前因学校事故而引发的未成年学生损害赔偿案件呈上升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对此我国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其操作性较差。在民法典制定之际,各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草案建议稿,但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倡导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参与热情,展示学生个人创新思维方式,拓展学习英语的活动空间大有益处。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倡导 合作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感受成功,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