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解决三农问题长时间以来都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庞大,农民作为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阶层,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受益者。习近平也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因此,农民的幸福感值得特别关注。“社会质量理论”是欧洲学者针对欧洲重经济而轻社会的发展模式而提出一种理论,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社会质量理论强调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取向,把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说,社会质量理论着眼于民生问题,为民生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本文基于社会质量的理论视角,分析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首先,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社会质量概念的缘起、发展及未来走向有了全面的把握;进而查阅幸福感的相关文献,理清已有文献关于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阐释角度。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实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部分,笔者先对社会质量四个维度进行累加平均,再将社会质量四个维度与农民幸福感进行相关分析,最后将社会质量四个维度与农民幸福感进行回归分析,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到最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保障的部分维度对农民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住房保障、就业稳定性、教育保障对农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凝聚各维度对农民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社会包容维度的社会平等对农民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社会赋权维度的经济地位可及性与政治参与自由与农民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根据分析结果,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政策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农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