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和厚朴酚具有抑制微生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和抗肿瘤等较强的药理作用。然而其水溶解性差,极大地限制了其生物利用度。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脂质体在实现药物缓释和提高生物利用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优化和厚朴酚长循环脂质体(HLCL)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对粒径、zeta电位、形态、包封率、载药量进行表征,并考察其稳定性、体外释放及体内药动学特性,为研究HLCL提供药剂学和药效学实验依据。实验方法: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HLCL,通过正交试验优化HLCL处方。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以和厚朴酚包封率为主要指标,以粒径和电位为辅助指标,评价了大豆卵磷脂-胆固醇-DSPE-PEG2000的质量比(A)、药脂质量比(B)、超声时间(C)三个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以脂质体冻干粉的外观、再分散性作为指标,考察了保护剂的种类和用量。确定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对所制得的HLCL进行了表征,用粒径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观察HLCL表面形态,采用葡聚糖G50法测定包封率。进行了 HLCL冻干粉的稳定性研究。考察HLCL体外释放情况。进行了 HLCL体内药动学研究,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灌胃给药等剂量的和厚朴酚及HLCL(20 mg/kg和厚朴酚),于设定的不同时间点眼眶采血后,测定血浆中和厚朴酚的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HLCL的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为大豆卵磷脂-胆固醇-DSPE-PEG2000的质量比为8:1:1、药脂质量比(和厚朴酚-成膜材料)为1:10、超声时间设为12 min。选用蔗糖作为保护剂,保护剂的用量是磷脂质量的3倍。采用此处方工艺制备的HLCL在TEM下为圆球状,包封率为84.7%、载药量为10.4%、粒径为121.5 nm、zeta电位为-30.8 mV。HLCL冻干粉在高温、高湿和光照条件下不稳定,在4℃条件下放置10天稳定性良好,提示本品需要在阴凉干燥处避光贮存。体外释药研究结果表明,HLCL体外释放缓慢,在pH1.2和pH 6.86释放介质中24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0.4%和71.9%,而游离和厚朴酚释放迅速,12h时已释放完全。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鼠ig给药后,HLCL 组和厚朴酚的 Cmax、Tmax、t1/2分别为(23.29±11.76)ng/mL、(0.13±0.05)h和(10.59±5.72)h,游离和厚朴酚组的C ax、Tmax、t1/2分别为(79.34±56.32)ng/mL、(0.30±0.07)h 和(4.44士3.14)h,两组的 AUC0-∞无显著差异。实验结论:本实验研究结果提示,和厚朴酚长循环脂质体(HLCL)处方工艺合理,包封率高,阴凉干燥处避光贮存稳定性较好。与游离和厚朴酚相比,HLCL体外释放缓慢,体内吸收迅速、消除缓慢。这对于开发优良的和厚朴酚纳米脂质体新制剂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