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与栽培稻、杂草稻和野生稻的相互影响及其环境生物安全评价意义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ldda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世界仍有七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不能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或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我国抗虫转基因栽培稻的研发国际领先,目前许多抗虫转基因栽培稻品系已经进入环境释放和生产性实验阶段,预示着抗虫转基因栽培稻可能会进行商业化种植,并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抗虫转基因栽培稻的商业化种植面临着两个重要的环境生物安全问题:(1)长期种植抗虫转基因水稻可能使靶标害虫产生对Bt基因的抗性:(2)抗虫转基因通过基因漂移逃逸到野生近缘种将导致潜在的生态影响。在我国栽培稻的主要产区,转Bt抗虫转基因栽培稻的靶标害虫之一为二化螟,其抗性的产生速率将直接影响到转Bt抗虫转基因栽培稻的使用年限及抗虫转基因资源的丧失。同时,栽培稻的种植区内分布着杂草稻和普通野生稻等栽培稻的野生近缘种,随着抗虫转基因栽培稻的商业化种植,抗虫转基因的逃逸将改变野生近缘种种群的适合度和基因传递模式,导致潜在的生态影响。因此,基于上述环境生物安全的基本问题,围绕抗虫转基因(Bt)的靶标害虫二化螟与栽培稻、杂草稻和野生稻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进化生物学的理论预测二化螟对抗虫转基因产生抗性的潜力和抗虫转基因栽培稻的杂交-渐渗对栽培稻、杂草稻和野生稻适合度以及进化潜力的影响。基于以上科学问题,本论文将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分析中国二化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基因流,以此结果预测抗虫转基因商业化种植后,二化螟对抗虫转基因产生抗性的潜力;(2)利用人工“罩笼法”和接种虫卵的方法,分析在二化螟虫压下栽培稻、杂草稻和普通野生稻适合度的差异,在不涉及转基因材料的条件下模拟抗虫转基因对栽培稻、杂草稻和普通野生稻适合度的影响,并以此预测抗虫转基因逃逸到杂草稻和普通野生稻带来的生态影响;(3)利用共显性分子标记(SSR),检测在栽培稻-杂草稻杂种分离F3及F4后代群体中来自双亲等位基因的分离规律,分析转基因对双亲基因传递的影响,以及作物基因的传递对转基因渐渗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东南部地区的二化螟有着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的基因流导致有限的种群间遗传分化。AFLP分析获得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为PLP:59.90%~91.58%,H:0.17~0.27和Ht=0.27。通过F统计,寄生在茭白的二化螟种群与寄生在栽培稻的二化螟种群有着明显的种群分化,FST值为0.275,而12个栽培稻二化螟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相对较小, FST值为0.120。通过AMOVA分析,有88%的遗传变异划分在种群内部,只有12%的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或者不同的稻区之间。对12个以栽培稻为寄主的二化螟种群进行Mantel检测发现,种群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2=0.024;P=0.118;置换999次)。利用间接方法估算13个二化螟种群间的基因流,基因流的估算值Nm约为1.63;去除茭白二化螟种群,基因流的估算值Nm约为2.62。基于个体的指派检测显示大部分的个体(56%)被指派到样本采集时所在地的种群,有19%的个体被指派到其他采集地的种群,还有约25%的个体被指派到本研究中未涉及(没有采集的区域)的种群中。因此推断,二化螟种群间存在较高水平的基因流会延缓二化螟对Bt基因抗性的产生。(2)连续三年的人工“罩笼法”隔离和接种二化螟虫卵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抗虫转基因逃逸后可能会为杂草稻带来较大的适合度利益,但是为野生稻带来的适合度利益非常有限,以此判断对野生稻的生态影响较小。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人工罩笼和接种二化螟的实验中,接虫笼内栽培稻的枯心率分别是17.9%、18.4%和5.4%,而在不接虫的罩笼内栽培稻种群上的枯心率分别为2.7%、4.1%和0.5%。在二化螟虫压较大的2009年和2010年,栽培稻和杂草稻的株高、分蘖、穗数、单株小花数、单株种子数和结实率在接虫罩笼内均显著低于不接虫罩笼内。而在虫压较小的2011年,栽培稻的单株种子数在接虫罩笼内仍然显著低于不接虫罩笼。连续三年的实验中,普通野生稻生殖生长时期的大部分适合度性状在不同接虫处理间未检测出显著性的差异,说明普通野生稻对二化螟有一定的补偿效应或者表现出耐虫性,可以预测抗虫转基因的逃逸对普通野生稻适合度的影响较小。以上的结果与前人关于抗虫转基因对栽培稻、杂草稻和普通野生稻适合度效应影响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人工“罩笼法”处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模拟抗虫转基因逃逸对栽培稻、杂草稻和野生稻种群带来的生态影响。(3)在抗虫转基因栽培稻-杂草稻的杂种分离F3和F4代种群中,有大量的位点(52%-88%)发生了非随机分离,水稻的自交特性和环境选择可能是有较多位点发生非随机分离的主要原因。在发生非随机分离的位点,并没有明显的偏向于父本或母本,说明双亲基因都可以成功的传递到高世代的群体中。以卡方检测分析不同世代间基因频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含有抗虫转基因的组合中近一半(48%)的位点的基因频率在世代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含有抗虫转基因的组合中只有20%的位点的基因频率在世代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抗虫转基因可能通过适合度的改变降低了含有转基因的组合所受到的选择压力,而对世代间的基因传递产生了影响。综上所述,研究发现中国东南方稻区的二化螟种群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水平的基因流,产生抗性的可能性相对较低,配合以合理的“高剂量-庇护所”可以更有效延缓抗性的产生。此外通过人工“罩笼法”和接种虫卵方法对抗虫转基因作用的模拟,可以推断抗虫转基因的逃逸将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的适合度产生较大影响,而普通野生稻通过补偿效应弥补了二化螟的取食危害,使得抗虫转基因对普通野生稻的适合度影响较小。同时不涉及转基因材料的人工“罩笼”法为利评价转基因逃逸的生态影响提供了新的手段。在适合度受抗虫转基因影响较大的抗虫转基因栽培稻-杂草稻杂种分离群体,在高世代中来自于双亲的基因都可以成功的传递,并且抗虫转基因对世代间的基因传递产生了影响。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界说以及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的阐释,旨在获得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野
目的:通过对134例婴幼儿湿疹和96例正常婴幼儿检测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 G,评价婴幼儿湿疹与食物不耐受的关系。方法:将134例婴幼儿湿疹患者设为观察组,将96例年龄相仿的正
生物入侵是全球面临的五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外来入侵物种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其所入侵的生态系统中土著物种的表现,甚至导致土著物种的灭绝。近年来,在外来植物互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日益增多,使用移动智能终端相互沟通与信息传递也日渐普遍,而移动智能终端中信息窃取、恶意传播、诱骗欺诈等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集齐各类教学模式的优势,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信息化教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集齐起来,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
本文从风机性能、技术要求、产品结构、产品设计和设计计算等方面,介绍了核电站常规岛使用的大型屋顶风机的研制,有效解决了风机安全运行和风帽电动开启等问题。为我国核电站风
一个走家串户的推销员,见一家庭主妇正用单缸洗衣机洗衣服,便走上前:"劳您驾,打听一下这些人的住址,您认识吗?"紧接着他点出一大串房主的名字,都住在附近。洗衣者说:"都认识
目的:分析头颅B超在新生儿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收诊的疑似颅脑损伤新生儿96例,分别给予头颅B超和MRI进行诊断,对两种诊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WTO的加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迈进,景德镇陶瓷业迎来机遇的同时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景德镇陶瓷国际市场营销环境,以期对景德镇陶瓷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