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切支丹物”中救赎的主题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眼于芥川龙之介全部“切支丹物”作品,以西方基督教基本教义之一——“救赎”为起点,通过对其流变过程的梳理与研究,使我们能够更深层次地洞察芥川在基督教文化冲击下及本土文化侵润中的探索与思考。分析可见,芥川生命中充满了救赎意识,无论是从他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艺术追求,还是宗教态度来看,芥川都与救赎有着紧密的联系。芥川用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反映着救赎,他对基督教救赎观念既有继承,又有救赎主体、救赎途径、救赎内容三方面的创新。芥川式的“救赎”主题包含三种类型即自我救赎、情感救赎、文化救赎。芥川本身就是一位闪烁拯救力的“拾垃圾者”,他所表达出的救赎具有文化冲突的自省性、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性,以及人文的关怀。在无限崇拜现代性的当下,芥川在“切支丹物”中流露出的救赎意识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与借鉴之处。
其他文献
河西走廊,地接四境,控扼三边,既是战略上的要冲之地,又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孔道。世界四大古文化都曾在这里播撒。地貌和气候异质多样,雪山、草原、戈壁、沙漠、
摘 要 近年来国内各类型企业追随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改革理念,致力于企业内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工作。而应用软件作为市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其安全性的保障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在应用软件安全性保障方面的有效手段是建立应用软件评价体系。本文以应用软件安全性评价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有效性提升策略予以阐述,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应用软件 安全性评价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
以聚碳酸酯作为模型材料,采用三维光塑性实验方法对斜轧金属变形工步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对典型截面切片的等差线和等倾线条纹进行了观测分析,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了斜轧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