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E1基因及其豆科植物高度同源序列的功能保守及分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uqianlan9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生育期基因E1是大豆光周期开花调控网络中的核心调控因子。本研究以生物信息学为基础,分析了E1基因及其高度同源序列基因和蛋白结构及其进化关系,并对E1、PvE1L和MtE1L等基因通过遗传转化研究基因在开花调控中的功能,揭示E1基因及其同源基因间的功能保守性或功能分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E1基因及其高度同源序列基因、蛋白序列结构及其进化关系本研究中在豆科植物中获得了E1基因高度同源序列8条(与E1基因一并统称为E1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E1基因家族基因都只含有外显子,同时其编码蛋白序列和结构相似,都含有一个双边核定位信号(NLS)和一个保守的B3远缘相关结构域(B3-like结构域)。与大部分基因的B3结构域相比,在MtE1L和LjE1L各含有1个额外的螺旋结构;CcE1L2中则含有2个额外的螺旋结构;E1基因家族进化分析结果表明,9个基因主要分为两个主要进化分枝,一枝来源于Millettioid/Phaseoloid的E1、E1La、E1Lb、PvE1L、CcE1L1和CcE1L2,另一枝为来源于Hologalegina的LjE1L、MtE1L和CaE1L;共线性分析以及基因进化时间估算结果显示,除大豆中E1La和E1Lb外,与E1基因亲缘关系最近的是PvE1L基因,同时,E1和E1La/E1Lb间的分化源于大豆第二次全基因组复制后。2、明确了E1、PvE1L和MtE1L基因在豆科作物中的基因功能本研究中分别克隆了E1、PvE1L和MtE1L基因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以e1-as基因型大豆栽培品种东农50为遗传转化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方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并成功表达。开花期及重要农艺性状表型调查结果显示,E1基因和PvE1L基因转基因大豆株系不论在长日照或短日照条件下表型相似,与野生型相比其开花时间更晚,同时株高更高并且节数更多,但其平均节间距则与野生型株系无显著差异;但是,MtE1L基因转基因株系其花期及重要农艺性状则与以上转基因株系存在显著差异,其花期与野生型株系无显著差异,然而,不论在长日照还是短日照条件下,其株高较之野生型更矮,并且节数、节间距也更少、更短。除此之外,在蒺藜苜蓿中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MtE1L基因在长日照条件下表达水平更高;并特异表达于叶片中,尤以完全展开三出复叶最高;其表达模式以24h为一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呈现明显的双峰型,分别在ZT4和ZT16时表达水平达到最高。结果表明MtE1L基因表达受光周期影响。mte1l蒺藜苜蓿突变体分析进一步发现,当MtE1L基因失去功能后,mte1l突变株系表现为晚花表型。以上结果表明MtE1L基因在蒺藜苜蓿中作为开花促进因子参与其光周期开花调控,这与E1基因在大豆开花调控中的功能相反。综上所述,PvE1L基因为E1基因的直系同源基因(Ortholog),并且E1和PvE1L在开花调控上功能可能是保守的,但是MtE1L基因与之相较其开花调控模式不同。3、大豆E1基因调控开花功能为豆科植物所特有通过序列比对,在除豆科植物外的其他植物中均为检索到大豆E1基因的同源序列;本研究以拟南芥哥伦比亚生态型(Col-0)和水稻栽培品种龙粳11为试验材料,分别通过花序浸蘸法和水稻农杆菌介导法对拟南芥和水稻进行遗传转化。对野生型株系和转基因株系花期的调查结果及拟南芥CO、FT和水稻Hd1、Hd3a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在长日照条件下,野生型拟南芥、空植物表达载体转基因株系和E1超表达转基因株系其花期以及莲座叶数均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拟南芥光周期开花调控网络中核心基因CO和FT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株系中也无显著差异;在短日照条件下,野生型水稻和E1超表达转基因株系其始穗期也无显著差异。与拟南芥表达结果相一致的是,水稻光周期调控网络核心基因Hd1和Hd3a的表达水平也无显著差异。综合以上结果,作为大豆光周期开花调控分子机制中核心调控因子的E1基因在长日照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短日照单子叶植物水稻中异源表达均不能影响其开花调控,预示着大豆E1基因的开花调控功能需要大豆或近缘种的遗传基础。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E1基因家族各成员之间在进化中的关系;明确了E1基因开花调控需要大豆或近缘种的遗传基础;也进一步明确了PvE1L基因是E1基因的直系同源基因并且PvE1L基因可能与E1基因一样,能够作为开花抑制因子参与开花调控,然而MtE1L作为开花促进因子参与蒺藜苜蓿的开花调控。预示着E1基因家族各基因成员的开花调控功能与种系密切相关,这为豆科植物的光周期开花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多波长激光器可以同时为多个信道提供光源,使光发射端的设计更为紧凑、经济,因此在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中显示出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并已成为人们广泛研究的课题.本文在深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是新近发现的人类疱疹病毒,又称为人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8,HHV-8)。与其他疱疹病毒一样,KSHV存
土拨鼠和土拨鼠肝炎病毒是HBV研究和疫苗、药物评价的良好模型,但关于土拨鼠基本的免疫分子的检测试剂尚不完善。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利用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wIFN-α-1e和w
周期结构是由无源谐振单元以一定方式排列组成的周期阵列,其特性表现为一种特殊的电磁能量散射体。由于其表现出频率选择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带通雷达罩设计、电磁兼容和卫星天
本文以番木瓜品种台湾红妃为材料,在番木瓜果实破色阶段采收,用500 nLL-1的1-MCP进行处理,然后在室温21℃左右条件下定期取其果肉组织,对番木瓜的硬度,细胞壁降解酶类及活性氧等生
论文综述了MEMS技术的发展概况,并对MEMS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了总结.在系统设计上首先采用了创新的压阻检测、静电力反馈闭环伺服控制原理的加速度测量方法.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
探讨和解释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一直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于2012年和2014年对哀牢山东坡全海拔梯度的鸟类开展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分析了该地区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对各种驱虫剂抗性机制的研究中。福尔马林被普遍用于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中,但是,由于长期
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由于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LAN系统与主机之间需要接口,通过此接口实现WLAN系统与主机之间数据的传输,并实现主机对WLAN系统部分操作的控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并且呈现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虽然在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水平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