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激发下,如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掀起了一阵经久不衰的慈善热潮,大大加快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但伴随着公民慈善意识的觉醒,慈善捐赠数额的增长,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渐被揭露出许多问题。2011年网络媒体陆续曝光了“郭美美”、“天使妈妈”、“嫣然天使”等负面慈善事件,继而,媒体掀起的问责风暴将“慈善组织财务信息透明度”、“谁在审计慈善组织”等敏感问题推到了社会公众面前,尤其是慈善组织财务信息质量已成为影响基金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使用基金会中心网公布的TOP100信息,在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两类中,分别按照捐赠收入和净资产两个维度,选取2011~2014年基金会中心网披露的TOP100慈善基金会样本,共得到公募基金会192家、非公募基金会175家,共计367家基金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可操纵应计项为被解释变量,替代慈善基金会财务信息质量,以理事会规模、理事会会议次数、是否设立监事会、上年度被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及年审事务所是否为全国“百强”为解释变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考察慈善基金会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理事会规模越大、设立了监事会、事务所上年度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以及选择全国“百强”事务所审计,可以提升慈善基金会财务信息质量;而年度内召开理事会会议的次数与慈善基金会财务信息质量正相关,但并不显著。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在当前中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探讨了影响我国慈善基金会财务信息质量的内外部因素。将慈善基金会内部治理与外部审计状况纳入同一个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其相互关系,并由此得出结论和建议。除此之外,本研究还为政府等监管部门制定政策、完善慈善基金会内部治理及选择外部审计等方面提供了实证支持,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慈善基金会今后健康的运作和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