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S修饰的PEGDA载电凝胶对MC3T3-E1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y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修饰的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水凝胶对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粘附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在PEGDA凝胶前体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带有负电荷的SMAS小分子,按水凝胶中SMAS终浓度的不同分为HG0组、HG50组、HG100组和HG200组,其中SMAS的终浓度分别为0m M、50m M、100m M和200m M,各组水凝胶前体溶液均在365nm紫外线光固化灯下照射15-20min使其完全固化,然后用直径2mm的圆形模具制成相同大小的样品备用。各组水凝胶样品真空冷冻干燥喷金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表面结构。利用BCA试剂盒检测各组水凝胶表面的蛋白吸附量并对比。将指数生长期的MC3T3-E1细胞接种于各组凝胶表面,分别在培养2h、4h、8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并拍照。在2h、4h、8h时,消化、收集凝胶表面的细胞,利用细胞计数仪进行计数,记录各组水凝胶表面在各个时间点的细胞粘附数。用cck8法检测细胞在各组凝胶表面的增殖情况。结果:1.扫描电镜观察:HG0组水凝胶表面可见大量分布较为均匀的孔径约为5-10μm的孔状结构,而SMAS修饰后,可发现有少量孔径约为30-50μm的孔状结构存在,甚至有孔径大于100μm的结构出现。2.蛋白吸附量的测定:随着SMAS修饰量的不断提高,凝胶的蛋白吸附量不断增加。与HG0组相比,HG100和HG200组的蛋白吸附量分别提高了3.7倍和4.6倍。3.细胞粘附的观察:2h时,HG0组凝胶的表面大部分MC3T3-E1细胞仍保持球形,而HG50、HG100、HG200组凝胶表面已有细胞得到初步的伸展,呈短小的梭形;4h时,HG0组凝胶的表面仅有少量MC3T3-E1细胞得到初步伸展,而HG50组、HG100组和HG200组凝胶表面细胞得到进一步伸展,均有两到三条短小的伪足伸出;8h时,细胞在各组凝胶表面均得到了进一步的伸展,但HG50组、HG100组和HG200组细胞的细胞粘附量明显多于HG0组,并拥有更好的伸展状态。4.细胞粘附量测定:在各个时间点,随着SMAS修饰量的增高,细胞在凝胶表面的早期粘附数量明显多于单纯PEGDA凝胶(p<0.05),HG100组和HG200组表面的细胞粘附量显著多于HG0组和HG50组。5.细胞增殖情况的测定:随着小分子修饰量的增加,OD值逐渐增加,HG50组、HG100组和HG200组与HG0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各实验组之间对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随着SMAS修饰量的增加,PEGDA水凝胶的蛋白吸附量增加,表面细胞的粘附量增加,有利于细胞在凝胶表面的增殖。2.负电荷修饰为PEGDA水凝胶的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体外培养颌下腺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为进一步构建功能性的颌下腺组织提供依据。  方法:  体外组织块法原代培养7天龄SD大鼠的颌下腺
牙周组织工程是使牙周组织缺损得到再生性修复的较理想和具有实用前景的方法,合理选择种子细胞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目前牙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多选用干细胞,其来源多为健康
目的 通过对42例安氏Ⅱ~1成年与青少年患者进行拔牙矫治,比较两年龄组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差异,探讨生长发育对软硬组织改变、矫治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国人软硬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