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零形回指是汉语中一个普遍而特殊的语言现象,指一种没有语音形式,无形有意的照应手段,在连接语篇语义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借助眼动追踪技术考察美国汉语学习者对不同类型汉语零形回指句的认知加工情况,包括不同类型零形回指的加工难易程度及先行语位置是否并如何影响读者对回指对象的正确判定等问题。实验记录了美国里德学院(Reed College)22名汉语学习者进行四类汉语零形回指句阅读加工时的行为表现和眼动表现,通过总阅读时长、眼跳距离,兴趣区内的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回视次数、回视时间等六项眼动指标对加工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类型零形回指句认知加工的难度具有层级性,最难被加工的是兼语句,其次是宾语句和主语句,最后是主题句。其中,主题句的认知加工难度要远远低于其他句型。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层级的汉语学习者来说,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其阅读零形回指句的速度逐渐变快,与此同时,干扰项所造成的干扰会越来越小。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拓宽了 Keenan&Cormrie(1977)构建的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体系,发现了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第五个因素“语义搭配原则”,并通过眼动追踪技术为读者在阅读零形回指时如何运用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五大因素做出了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