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肿瘤血管新生及抗血管新生基因治疗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homs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白血病/肿瘤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调节 1 肿瘤细胞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共表达的研究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和KDR)基因在恶性肿瘤细胞系中的共表达。方法:以看家基因为内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VEGF及其受体基因在30种肿瘤细胞系和4种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29种肿瘤细胞系和3种内皮细胞系检测到中度以上的VEGF基因表达,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仅有低表达;Flt-1基因表达分别见于50%(6/12)的血液肿瘤,28%(5/18)的实体瘤细胞和2种内皮细胞;仅在16.7%(2/12)的血液肿瘤,33.3%(6/18)实体瘤细胞和2种内皮细胞分别检测到KDR基因表达;而ECV304细胞并无Flt-1或KDR基因的表达。结论:VEGF基因高表达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而共表达VEGF及其受体表明自分泌途径的存在。 2 全反式维甲酸对NB4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目的:建立VEGF基因竞争性定量RT-PCR(cQRT-PCR)方法并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NB4细胞VEGF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内部缺失方法构建VEGF基因竞争模板,将系列稀释的靶分子与恒量的竞争模板共扩增,可获得标准曲线用于计算待测样本中靶基因的分子数。结果:cQRT-PCR检测VEGF基因表达的范围约为1×10~4~2×10~5分子;经ATRA处理0,12,24或48h后,随着CD11b表达上调和NBT还原率增加,NB4细胞中VEGF基因转录本的数量分别为42.3×10~5,12.6×10~5,3.6×10~5或低于1.0×10~5/μg总RNA。结论:ATRA显著抑制VEGF表达并可能通过抑制血管新生来发挥部分抗白血病功效。 二、抗血管新生重组蛋白的表达及性质研究 1 Ⅳ型胶原片段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目的:重组表达中国人阻滞原并分析其抑制血管新生的能力。方法:利用高保真聚合酶链反应(HF-PCR)从胎肝细胞克隆Ⅳ型胶原α1链NC1结构域编码序列,即阻滞原基因;将阻滞原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QE-31,转化大肠杆菌M15[pREP4]并诱导蛋白表达,蛋白电泳与免疫印迹鉴定重组蛋白。结果:从胎肝细胞克隆的人阻滞原基因长687bp,编码229个氨基酸;经IPTG诱导后可出现28kDa的蛋白条带,最高可占总菌体蛋白的32%,并经免疫印迹证实;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分析显示重组阻滞原具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结论:原核表达的重组阻滞原
其他文献
利用网构软件的目标层、控制层和数据整合层的层次结构做为基础,提出一种以工厂建模方法的网构软件体系结构。以流水线的方法进行指导,并以一个远程教育集成系统为例,分析说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要实现侵袭和转移,必须首先突破由基底膜(basementmembrane,BM)和细胞外基质(extr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超大陆的裂解的主导动力一直是一个未有公论的问题,而三维球壳模型对于探讨超大陆的裂解的主导动力无疑是很好的办法。本文采用三维球壳模型对于大陆裂解的两种动力学机制进
恶性肿瘤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侵袭和转移。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为什么肿瘤细胞会发生侵袭和转移,具有百分之百转移率的高转移群体中只有极少细胞能形成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