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发展,缩略语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于缩略语的研究已经渗透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缩略语对于语言词语系统研究的理论意义以及对于使用语言,探索语言规律的实践意义逐步被揭示出来。一直以来,传统语言学对缩略语的研究重点放在缩略语的结构和规则上。这种对缩略语的研究方法有时候无法解释缩略语产生和结构上的主观原因,无法从根本上阐述清楚缩略语的构成规律。当面对现代社会因为新事物,新现象出现的铺天盖地的缩略现象时,我们有些措手不及。对于出现的一些变异的缩略语,也无从下手。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用认知语言学这样一门新的语言科学知识来解释缩略语现象,尝试将人的主观因素与客观的缩略现象结合起来,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解释缩略语的产生和构词,对缩略语的形成、构词理据及构词原则加以阐述,从而总结归纳出缩略语构成的认知规律,以此来指导对缩略现象的分析和规范缩略语的使用。缩略语的出现和形成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是语言经济原则的结果,人们的交际总是力求用最少的词语,最省力的方法来表达最大的信息量。在认知上,因为人们将事物范畴化和联想的能力,经济原则才可以实现,从而保证缩略语的形成。缩略语的构成是从原式中挑选语素或者词重组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构词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自己的特征,以此才能和事物相区别,从而被人们认识并使用。缩略语是构造新词的一种方法,缩略的过程首先要遵循区别性原则。从较多音节的原式到较少音节的缩略形式,是最简化的过程,以此才能体现缩略语的经济作用。原式中成分的选取和重组有多种可能性,人的认知特点决定了遵循语义关联性原则和顺序性原则的组合最终才能成为缩略形式。缩略语的构成,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受人的认知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作用。传统语言学的方法只是归纳出两种倾向:选取首音节和选取代表字。但是对于哪种方法是优先考虑的,即对缩略语形成的首要方法没有明确的说明。结合缩略语使用者的认知使用心理,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我们分析后得出,因为缩略语实际上是原式的符号化,所以提示作用是缩略语的首要作用。那么在表义明确,避免歧义即区别性的条件下,首音节因为位置和意义的突显,造成人们认知对它的注意更为集中,所以提示作用最大,从而首音节的词最容易成为缩略语的构词成分。如果选取的首音节造成缩略语意思含混,提示作用不明,使人们无法正确联想起原式时,才会选取和原式语义联系最强的成分作为缩略语的成分。上述的看法是我们基于现有的语料分析,尝试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的结果,肯定存在漏洞和不足。我们的研究意在从这样一个新的视角看待缩略语,对缩略语有新的认识,对以前无法解释的一些缩略现象给以新的阐释。同时对于以后出现的缩略语,还有和缩略语类似的语言现象的分析有启示作用。缩略语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缩略语自身的规范过程,明确了缩略语的认知构词理据和原则,也就是明确了缩略语的规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