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和精子DNA完整性检测在IVF-ET中的应用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开展,精子功能的评估已由传统的精液常规分析向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穿透实验可比较完整地反应精子获能、顶体反应、精卵融合以及形成精原核、协调鞭毛运动等精子功能状况。精子DNA完整性能够影响精子的受精能力、受精卵的分裂以及胚胎的发育。本实验目的是探讨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穿透实验(SPA)和精子DNA完整性检测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09年3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接受IVF-ET术助孕的不孕不育夫妇中的男性患者41名,根据不孕不育原因分为完全男方因素(少、弱、畸形精子症)引起的不孕不育组和完全女方因素(年龄均<30岁,输卵管因素和或盆腔粘连)引起的不孕不育组,比较两组的男性年龄、穿透率、受精指数、ⅣF受精率、DNA碎片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别,分析穿透率及DNA碎片率分别与ⅣF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的关系。结果完全男方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组和完全女方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组在男性年龄、ⅣF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穿透率、受精指数、DNA碎片率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男方因素不孕不育组的SPA穿透率与ⅣF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DNA碎片率与ⅣF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完全女方因素引起的不孕不育组的SPA穿透率与ⅣF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DNA碎片率与ⅣF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精子DNA完整性检测在预测ART结局、评价男性不育和为临床选择正确的助孕方法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精液分析,而且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精子优选和冷冻方案,使医源性精子损伤最小化。在临床上只有将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穿透实验、精子DNA完整性检测和其他精子功能和特性的检查结合起来才能对男性生育力得出较为全面而可靠的结论。
其他文献
引自英国的C39,经多年田间观察,在人工诱发条锈病的条件下,对目前提供给育种单位的所有条锈病生理小种(包括条21、条31、水源115、水源1113、杂46)均表现免疫。尤其指出的是,自1997年新增了强毒性条
建三江分局覆膜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关淑卿@刘传芹@曾凡印@黄巍@杨文@马成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科研所建三江分局覆膜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关淑卿刘传芹曾凡印黄巍杨文马成全(黑龙
宁丰408系宁德地区农科所用小叶仔与乌骨企龙杂交育成的一个高产甘薯新品种。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1986年冬在海南三亚藤桥征集当地品种小叶仔(当地土名
意大利政府已决定 ,从 2 0 0 6年起全国电视将实现数字化。数字电视技术意味着电视画面和声音质量会有更大的提高 ,因为传输信号可以携带更多的信息。数字电视特大的负载量预
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得所有参与者获利,但在对要素流动做出更符合实际的假定之后,通过分析基于要素收入的贸易分配效应理论,论证在贸易中有人获益有人受损。贸易
“ 击 鼓 传 花 ”是 一 个 传 统的 游 戏 , 很 多 人 都 体 会 过 它带 来 的 既 紧 张 又 愉 悦 的 感受 。 但 本 人 对 它 却 并 不 欣 赏 ,倒 不 在 于 游 戏 本 身 ,
皖麦30号是用杂交系谱法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半冬偏春性。株高85cm左右,幼苗抗寒力强,叶色浓绿,长势壮,长相好。产量水平5250~8250kg/hm2,属高产、稳产型品种。长方形稳、长芒、白
杂交水稻目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已占水稻总面积的50%以上,产量占稻谷总产量的60%以上,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引导农民掌握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是进一步提高产量,加快推广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银屑病皮损的方法,改良银屑病活体器官模型,利用建立的银屑病活体器官模型,用以研究和探索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进行药物筛选及药物临床前治疗预实验。检测银屑病皮损中特异性角蛋白表达及细胞因子含量,确立鉴定银屑病皮损的检测特征性指标。探讨银屑病外周血中T细胞,链球菌抗原,角蛋白17及细胞因子INF-γ、TNF-α、IL-8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联系。方法:模拟人体银屑病发病机
由于茶叶是山区农民,特别是茶区农民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几十年来,因各方面的影响,低产茶园面积越来越多,抛荒现象严重,若不加以重视,茶叶经济将产生严重恶果。一、低产茶园现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