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与物种保护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1956年,经过50年的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我国自然保护区对物种的保护效果如何至今是不确定的,也是一个研究空白。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进而总结与概括了每个自然保护区发展阶段的建设理念、主要政策和措施、保护区建设成就及重要事件;然后利用我国172个自然保护区的物种数据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物种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保护状况;总结分析了我国重要珍惜濒危15类群的保护情况和濒危物种的拯救情况;最后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西南地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一些依据。主要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   1.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56-1966年)、停滞与恢复阶段(1967-1984年)、发展阶段(1985-2006年)。   2.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增加,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物种总数呈现对数增长的趋势。由此通过对172个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高等植物)物种的统计,得到我国受保护的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为5071种,为我国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6347种的79.9%;受保护的野生高等植物物种(包括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和苔藓等)总数为32000多种。   3.在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共200种,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77.8%,其中保护的1级保护动物82种,保护比例为85.4%,2级保护动物118种,保护比例为73.3%;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184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72.4%,其中保护的1级保护植物39种,保护比例为76.5%,2级保护植物145种,保护比例为71.4%。   4.我国西南地区受保护的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为2426种,为我国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6347种的38.2%;受保护的野生高等植物物种总数为20965种,是我国野生高等植物物种总数近40000种的52%。在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为150万公顷以下时,受保护的动物(植物)物种总数与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呈现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当总面积大于150万公顷时,受保护的动物(植物)物种总数增加不明显,因此要增建扩建自然保护区,应从保护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角度考虑。在我国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共119种,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46.3%,其中1级保护动物42种,2级保护动物77种;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138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54.3%,其中1级保护植物29种,2级保护植物109种。
其他文献
高压输电线路靠近通信线路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和电压,影响通信设备、电路和周围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电力建设规模逐步扩大,高压输电线路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在高压输电线路施
本文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对CT图像处理理论及三维重建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CT图像处理及三维数据文件(STL)重构系统,利用快速成型技
本文以广州市城市排水监测站的“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项目”为依托,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环境监测信息化的先进
期刊
本文对纳米SiC-Ni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工艺及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实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其目的是使纳米SiC颗粒在瓦特镀液中得到较
两极生态系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低温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并且对环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是研究甲烷氧化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机制的理想场所。  论文第一部分利用稳定性同
Cf/Al复合材料因其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导电、导热和低的热膨胀系数等特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拓展,面临着更为苛刻的使用条件,为使
结合实际重点探讨了黑龙江界河航标管理与维护措施.
疫情发生后,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成为最为急需的紧缺品.能源国家队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潜力,改变排产计划,努力保障口罩等抗“疫”必需品原材料、成品的生产供应.民营企业也
期刊
疫情发生后,捐款捐物源源不断地到达湖北及其他有需求的地方.能源国家队在保障供能、生产抗疫急需品材料、成品的同时积极捐款、捐物.比如,国家能源集团截止2月4日捐赠资金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