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运营”,也就是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之后,中央各部委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推广PPP模式的文件,因此近几年PPP模式在公共建设领域逐渐名声大噪,很多公司也跟随大潮在公共建设领域应用PPP模式,短时间内营收激增。然而比起其他国家,我们国家的PPP模式起步较晚,理论及模式的应用尚不成熟,并且自2018年开始,地方财政逐渐收紧,大批PPP项目被关停清退,导致很多应用PPP模式开展公共建设业务的公司突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公司经营过程中的暗含的财务风险逐步显露。因此,公司在应用PPP模式时,如何合理的管控风险是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而环保行业作为公共属性较强的行业,从动机上来看其进行工程建设会更倾向于选择PPP模式,并且从国家披露的历年PPP项目数据来看,环保行业类PPP项目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本文以环保企业的代表兴源环境为例,描述了其在经营瓶颈之际应用PPP模式的内外在动因及公司应用PPP模式的整体情况,并进一步分析该公司因应用PPP模式过速扩张业务而导致的一系列财务风险,具体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成本超支风险四种,最后探讨了未来兴源环境在应用PPP模式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应如何合理管控财务风险,同时也为其他计划应用PPP模式的环保企业提供了财务风险的识别及管控策略参考。本文主要利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兴源环境应用PPP模式开展业务导致的公司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第一章在引言中论述了 PPP模式的整体发展背景及研究价值和意义,然后阐述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框架以及本文的研究创新点;第二章整合了国内外关于PPP模式的功能、应用PPP模式可能导致的相关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的一系列研究文献并作出总结;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为后文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四章描述了我国PPP模式的发展现状,包括当前PPP项目的入库情况和应用PPP模式的公司整体情况;第五章引入兴源环境案例,在介绍了兴源环境的发展背景、公司应用PPP模式的具体情况之后,分析了兴源环境在经营瓶颈之际应用PPP模式的内外在动因,然后定性识别出公司应用PPP模式过速扩张导致的公司财务风险,具体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成本超支风险,接着进一步研究了具体是出于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些财务风险的滋生,并在最后利用F分数模型对兴源环境整体层面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价;第六章具体阐述了未来兴源环境在应用PPP模式运营的过程中应如何管控所识别出的财务风险,并给出具体的管控策略以供其他环保行业的社会资本参考;最后一章为结论和展望部分,对全文论述的公司应用PPP模式可能导致的相关财务风险进行了总结,并展望PPP模式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