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司家营矿区田兴铁矿2000万t/a超大能力矿山建设的技术需求,结合田兴铁矿超大规模、高阶段嗣后充填采矿的特点,运用Plaxis数值模拟与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矿块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运用Plaxis数值模拟和运输成本对比分析的方法确定出最优的矿体阶段内回采顺序。以田兴铁矿首采矿段试验矿块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地质资料,对田兴铁矿工程地质概况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进行整理总结,为岩体分级与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地质基础。对田兴铁矿矿区内的工程地质进行分区,并划分岩组。采用RMR法对各岩组的岩体质量进行分级,运用Hork-Brown强度准则确定岩体的力学参数。从田兴铁矿实际出发,借鉴类似工程经验,通过Mathew法理论计算,提出9种不同矿块结构参数方案。运用Plaxis软件对不同方案的矿块开挖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不同方案各个开挖阶段的最大主应力和沉降位移的对比分析,总结模型破坏规律,初步确定5种可行的矿块结构参数备选方案。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安全三个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矿块结构参数综合评判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向量,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隶属度矩阵,计算综合评判向量,得到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为0.937、0.967、0.926、0.917、0.923,最终确定最优的矿块结构参数为长50m,宽20m。在优化矿块结构参数的基础上优化回采顺序,通过对不同方案各个开挖阶段的地表及围岩的最大主应力和沉降位移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不同方案的运输成本对比分析,确定出最优的回采顺序为方案一,即从矿体中央向两侧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