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铑催化重氮分解的多组分反应研究以及新型螺环配体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应用以及1,8-二甲氧乙基萘的合成

来源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ilfish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课题组发现的一类以胺/羟鎓叶立德为中间体的重氮化合物参与的多组分新反应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以醋酸铑为催化剂,研究了在醋酸铑的催化下重氮乙酸酯、醇以及苯亚甲基麦氏酸三组分反应。在室温下,对于在苯亚甲基麦氏酸的苯环上带有吸电子基团的底物能够以非常高的产率和非常高的非对映选择性生成三组分产物,对于在苯亚甲基麦氏酸的苯环上带有供电子基团的底物来说一般也能以较适中的产率和高的非对映选择性生成三组分产物,对于常用的一些醇和重氮都能适合此反应。该反应一步形成了两个手性中心。我们推测反应可能是经过金属卡宾与醇形成的羟鎓叶立德对C=C键的亲核加成反应实现的。   同时对本室开发的2,2’-螺二氢茚-1,1’-二酮和cis,cis-2,2’-螺二氢茚-1,1’-二醇进行了衍生探索,首先以丙二酸二乙酯和苄氯为原料,大量合成了2,2’-螺二氢茚-1,1’-二酮和cis,cis-2,2’-螺二氢茚-1,1’-二醇,然后衍生成2,2’-螺二氢茚-1,1’-二肟和2,2’-螺二氢茚-1,1’-二氯。   另外,以1,8-二萘酸酐为原料,通过氢化铝锂的还原生成1,8-二羟甲基萘,将其溶于浓盐酸中搅拌6小时生成1,8-二氯甲基萘,然后再用氢化铝锂的还原成1,8-二甲基萘,用强碱丁基锂和叔丁醇钾将1,8-二甲基萘转化成二钾盐,然后将生成的二钾盐注入到甲氧基氯甲烷中以较适中的产率合成了1,8-二甲氧乙基萘。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点击化学方法对金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研究,设计了多种金纳米粒子杂化体系,制备出具有温度敏感性、pH敏感性、双重响应性、生物活性以及电活性等各种功能化的金
为开拓肿瘤光疗新方法奠定基础,以核酸端粒DNA重复序列以及端粒酶RNA亚基关键序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其与萘醌衍生物光敏剂相互识别的结合方式及光切割反应机理的研究,同时也对几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相对于传统蓄电池有很多优点,如寿命长,设计灵活,可靠性高,易操作和维护等。它作为一种单一金属离子的大型储能系统,避免了Fe/Cr液流电池的电解液交叉污染问
有序介孔碳(OMC)作为一种新型非硅系介孔材料,与很多其它介孔材料相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电极材料。因此,制备OMC修饰电极并将其用于分析测定是一项非常有应用前
本论文以大豆油为起始原料,甲醇、乙二醇和1,2—丙二醇作为环氧大豆油中环氧基团的开环试剂,合成一系列豆油醇。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能更好的加强事业单位为社会基础公共服务的机制,提高各地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我国在预算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预算法”是其中一项重要
聚丙烯酰胺(PAM)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水溶性聚合物。随着近年对水溶性聚合物精细化的要求,寻找新的结构可控的聚合方法已成为迫切需求。由于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
“不纠结”是戴威在采访中提到最多的词,很多困难和压力砸在身上,怎么办?他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两天时间,30公里的戈壁走下来,戴威有点吃不消。6月初,接
本论文通过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生物与电化学领域的相互交叉,以导电高分子为传感材料,研究具有高灵敏、快速、低成本的电化学DNA传感器。   1.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水溶性导电
纳米粒子因其本身特有的稳定性、光学效应、电学效应以及特殊的生物亲和性,使其在诸多研究领域表现出强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在生物分析领域的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并越来越受